過去10月,我國新能源車銷量554,664輛,同比增長74.9%,環比下跌9.2%。今年1-10月累計銷量4,431,509輛,同比增長107.5%。
再看生產情況,過去10月我國新能源車產量717,924輛,同比增長92.0%,環比下跌-0.1%。今年1-10月累計產量5,187,991輛,同比增長117.3%。
【資料圖】
慶幸的是,雖然終端市場不景氣,但是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并沒有受較大影響。
而說起新能源行業的發展,除了不容忽視的新能源車產量、銷量情況外,動力電池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作為核心部件,這直接決定了新能源車行業的發展情況。接下來51君就帶各位了解下過去10月我國動力電池的發展情況。
10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總計為62.8GWh,同比增長150.1%,環比增長6.2%,其中三元鋰電池產量24.2GWh,占總產量的38.6%,同比增長163.5%,環比下降0.2%;磷酸鐵鋰電池產量38.6GWh,占總產量的61.4%,同比增長142.6%,環比增長10.8%。
今年1-10月我國累計電池產量為425.9GWh,同比增長達166.5%。其中三元鋰電池累計產量171.4GWh,占比40.2%;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254.2GWh,占比59.7%。
從過往數據不難看出,我國動力電池產業一直呈現良性飛速向上發展的趨勢,這一方面要得益于我國健全的新能源行業布局以及市場發展,另一方面也歸功于我國動力電池生產的原材料的供應體系。
而在裝車方面,10月動力電池裝車量為30.5GWh,同比增長98.1%,環比下降3.5%。其中三元鋰電池裝車量10.8GWh,占比35.4%,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19.7GWh,占比64.4%。
看到這相信有不少讀者立馬會有疑問,產量不是達到了62.8GWh嗎,怎么裝車量才30.5GWh?這不是典型的產能過剩嗎?這樣會不會帶來產業危機?
在此51君要提醒各位,在標準的動力電池產量中是包含有儲能的,并不全部應用于裝車,因此對于產業結構大可不必擔心。
今年1-10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224.2GWh,同比增長108.7%。其中三元鋰電池裝車量88.0GWh,占比39.2%,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136.0GWh,占比60.6%。
通過這裝車量與產量之間的關系來看,51君相信接下來新能源車就算再次迎來爆發性增長,我國動力電池供應也是完全充裕的,因此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必將是快速的。
了解完動力電池的產、裝情況,再來看看國內動力電池相關企業的情況。10月份我國實現裝車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共有40家,其中排名前5的企業裝車量為26.6GWh,占總裝車比例87.2%!
其中裝車量最大的企業毫無疑問的被寧德時代拔得頭籌,10月以14.76GWh裝車量占了市場48.33%的比例,排名第二的比亞迪裝車量為7.74GWh,占比25.36%。另外兩家裝車量有超過1GWh的分別是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分別是2.06GWh和1.38GWh。
看到這51君先拋出一個疑問,有多少讀者認為寧德時代就是專注于三元鋰電池生產?并且對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產生疑惑的?
在此51君必須科普科普,寧德時代可不只生產三元鋰電池,包括磷酸鐵鋰電池在內,其市場份額也是第一的。例如廣汽新能源旗下不少車型有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其供應商時代廣汽就是寧德時代和廣汽集團的合資公司。
拆分來看,10月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裝車量為6.75GWh,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為8.01GWh。在三元鋰電池領域,寧德時代依然是無可撼動的霸主,而在三元鋰電池領域,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差距已經被縮小。
通過上述文章內容相信各位讀者不難看出,國內市場如今磷酸鐵鋰電池的占有率是遠遠高于三元鋰電池的。但是在大部分人認知中,三元鋰電池是優于磷酸鐵鋰電池的。那么為何車企不選擇更好的呢?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成本,首先磷酸鐵鋰電池不論原料成本,還是成產成本,都比三元鋰電池要低不少。其次磷酸鐵鋰電池耐高溫性好,安全性也更高。至于耐低溫差、容量低、充電效率低等問題,也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有所環節。
比亞迪刀片電池
在這分享51君的一次實際探店經歷,在51君咨詢了解Aion Y這款車時,銷售表示如今有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兩種版本,但在同等售價的情況下,銷售表示消費者賣到哪種電池的車型是隨機的。
可想而知,在這種“隨機性”之下,消費者買到磷酸鐵鋰電池的可能性大大提升,而車企的利潤也就相應實現最大化,因此車企自然想辦法賣磷酸鐵鋰電池。不知各位更喜歡哪種電池,可以在留言區分享自己看法。
最后再看看更細分的新能源車電池裝載情況,10月我國新能源車單車平均裝車電量為47.1kWh,環比增長2.9%。其中細分到純電乘用車的話,這個數值就來到了53.1kWh。按照續航換算,大概能達到400km左右。
另外在能量密度方面,10月純電動乘用車系統能力密度在140-160Wh/kg和160Wh/kg以上的量產車型分別是19.5萬輛和10.6萬輛,合計占比達68%。由此可見,隨著動力電池體積與密度的提升,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續航能力,是越來越強了。
以上就是今年我國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相關行業的具體情況,不知道各位讀者看完后對新能源未來的發展有何看法,歡迎在留言區里留下你的看法。當然也別忘了關注51君,將持續為大家帶來最專業的動態解讀。
*本文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