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劉天鳴
在
(相關資料圖)
電氣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市場滲透率持續攀升。據中汽協數據統計,2022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48.5萬輛和528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4%。新能源全年銷量有望突破670萬輛。
隨著消費者認知的不斷升級,從過分依賴“續航”等技術指標,到如今消費者們開始更看重電動汽車的體驗感與品質感。新時代、新消費、新趨勢背景下,今年上市的全新BMW i3來得剛剛好,這款寶馬傾力打造的首款純電動中型運動轎車,不僅將豪華車的品質感帶給消費者,更傳承了BMW 3系一貫的駕駛樂趣,這些正是當下細分市場中所缺少的產品氣質。
全新BMW i3之所以能夠在細分市場脫穎而出,讓眾多造車新勢力可望不可及,離不開其誕生地里達工廠的最強背書。遵循寶馬集團最新iFACTORY制造理念的里達工廠,從“精益、綠色、數字化”三個方面樹立未來汽車生產新標桿,為汽車制造業打樣,確保全新BMW i3以及后續投產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擁有出色的產品品質。
全新BMW i3是里達工廠下線的首款車型,有人認為全新的里達工廠,是專為生產電動汽車而生。其實不然,里達工廠具備100%純電生產能力,也具備柔性產能。
據汽勢Auto-First了解,早在BMW CLAR平臺架構研發之初,就選擇了“油電共生”的概念,平臺可以實現內燃機、插混、純電三種動力的完美共生。考慮到多種動力兼容性的問題,例如CLAR平臺在后懸架結構空間的考量上,保證了每一臺純電動車型都可以在后軸布置電機以及更大的副車架的同時,空間影響最小。再比如,在車身結構設計上,要充分考慮不同動力車型被動安全的問題,i3的車身結構材料多處得以全新設計,從整車角度考慮車身剛性與輕量化之間的平衡。而油電共生,還有一個頗為討巧的優勢,讓全新BMW i3可以完美傳承3系的運動基因,甚至可以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本著功能先行、技術導向的設計理念,全新BMW i3兼顧設計美學和優異的功能性,在智能降阻格柵、鯊魚腮導流槽、尾部擴散器、空氣動力學輪轂等空氣動力學設計加持下,全新BMW i3風阻系數低至0.24Cd,在經典與創新中,全新BMW i3當仁不讓地成為純電中型運動型轎車細分市場新標桿。
為了帶給消費者出色的電動性能和操控性,全新BMW i3配備了第五代BMW eDrive電驅技術及勵磁同步電機,eDrive35L車型最高輸出功率達到210千瓦,最大扭矩達到400牛·米,動力性能上媲美傳統3.0T發動機的表現,單電機車型百公里加速僅為6.2秒。匹配電量為70千瓦時的高鎳三元鋰電池組,CLTC標準下續航里程達到526公里。
在汽勢Auto-First看來,全新BMW i3所傳承的運動精神,不僅僅是強動力下的極致性能,更多的是人車合一的操控體驗。因此,全新BMW i3采用了更低的重心、更寬的前后輪距、前避震頂端拉桿和前后防傾桿,為出色的操控性打下基礎。
前后懸掛采用了創新的HRS液壓回彈減震技術,且后軸首次配置了自適應空氣懸架,在顛簸路況下也能擁有更加平穩舒適得駕乘體驗。具有ARB防滑穩定控制單元的DSC動態穩定系統,以更強大的牽引力和抓地力,有效減少轉向不足等情況的發生,使全新BMW i3擁有更卓越的性能和過彎姿態。
從外觀設計、動力系統到底盤調校,寶馬集團將駕駛樂融入純電動汽車出行之中,而在全新BMW i3身上,能夠清晰地看出寶馬集團讓電動更運動的產品理念。
當然,全新BMW i3的本事絕不是為用戶帶來出色的運動體驗這么單一,還為中國消費者帶來經過本土創新的全新智能交互體驗。由14.9英寸的觸控顯示屏和12.3英寸的數字儀表盤組成的一體式懸浮曲面屏內,配備了信息處理能力更優異的全新一代BMW iDrive 8.0系統,營造出高度智能互聯的座艙。
相較于上一代iDrive系統,BMW iDrive 8.0的控制面板和用戶界面經過全新設計,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和交互體驗。此外,BMW iDrive 8.0系統保留了傳統的iDrive控制旋鈕以及觸摸控制,讓純電動時代的人機交互不再單調單一。
全新BMW i3所配備的全新一代BMW iDrive 8.0系統還進行了本土化創新,配備了車載微信、騰訊小場景2.0等應用程序,滿足中國消費者的使用需求。
全新BMW i3之所以能夠在諸多純電動汽車產品中脫穎而出,成為純電中型運動型轎車細分市場新標桿,離不開里達工廠打下的基礎。
作為寶馬BMW iFACTORY生產戰略的最佳典范,里達工廠擁有極高的靈活性、效率和高品質。在車身車間中,承擔焊接、螺接和涂膠的八百余個機器人和焊槍都連接到物聯網平臺上,并在平臺上利用AI技術進行數據的采集和分析,搭配激光檢測技術,能夠實現100%合格率以及機器的可用性大幅提高。
在涂裝車間,里達工廠配備了一套AI計算機視覺系統,該系統負責對每輛車的噴漆表面進行拍照和分析,能夠在100秒內可拍攝10萬張照片,全方位保證每輛產品都能擁有完美無瑕的漆面。
值得一提的是,里達工廠是寶馬集團第一座從設計之初就完全在虛擬環境進行規劃和模擬的工廠。依托Epic Games虛幻引擎3D創作平臺,里達工廠在建設之初,變完全做好多維度、跨專業、全流程的虛擬規劃,大幅減少工廠建設時間,也讓車輛的生產流程更加科學高效。同時,里達工廠的物流環節也應用了虛擬化技術,確保車輛高效準時交付給客戶。
在寶馬集團看來,靈活高效的生產體系能夠更好的應對新冠疫情、供應鏈受阻、半導體短缺等外部挑戰,也能夠及時響應市場需求。
因此,里達工廠從建造之初,便以電動出行為導向,同時能夠靈活生產其他所有車型,以及任何生產排序,需要時可以將100%產能投入到電動車生產。這也就意味著,在汽車市場變革中,華晨寶馬能夠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迅速地調整生產進度,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為了實現高效率的生產,降低人工處理處理時間,里達工廠在車身車間、涂裝車間、裝配和物流等區域廣泛配備智能自動導引車(AGV),通過減少人力工作量來提高效率,增加靈活性并支持員工的工作。
對于寶馬集團來說,高品質以及寶馬標志性的駕駛體驗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里達工廠配套建設了集成短測試跑道和用于質量分析的科學實驗室。每輛從里達工廠下線的成品車都要在集成短測試跑道上進行全面測試,以確保為客戶生產的每輛車都具有寶馬標志性的動態駕駛性能。
在里達工廠的綜合測量中心(CMP)內,尺寸驗證專家們借助幾何光學測量系統(GOM)等先進技術,對零部件及整車進行完整掃描,確保交付給客戶的產品擁有最佳品質。
在全新數字化技術、系統以及虛擬化工具的加持下,使得里達工廠擁有高效率、高精確和高度靈活性的生產能力,下線的純電動產品擁有始終如一的高品質,盡顯寶馬集團面向未來的生產變革和生產躍遷,讓諸多造車新勢力望塵莫及。
在寶馬集團眼中,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全新BMW i3等純電動汽車,更多是做到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
在里達工廠中,寶馬集團不僅通過布局優化、綠色植被降低碳排放,還通過設備和工藝,實現效率和節能的大幅度提升,以最綠色的方式生產寶馬車。在綠色能源方面,里達工廠不僅100%使用可再生電力生產,還建立了遼寧省首個使用天然氣的熱電聯產系統(CHP),進一步節省能源消耗。
與此同時,里達工廠還通過應用電氣化設備和新工藝,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例如在車身車間,配備了電伺服焊槍,通過使用電力而不是壓縮空氣來節省能源。在整個生產流程中,里達工廠創新的應用了可視化智能能源管理系統,能夠提供完整的工廠級、設施級、工藝級和設備級的能源和資源消耗數據,并通過人工智能深度分析予以優化。
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品全生命周期可持續化,寶馬集團與華友循環(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解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和再利用”難題。在回收方面,華友循環將鎳、鈷、鋰等分解后的原材料,提供給寶馬的電池供應商,用于生產全新動力電池,實現動力電池原材料的閉環管理。動力電池階梯利用將涵蓋整個沈陽生產基地,電動叉車、托盤車及儲充一體化的儲能站將使用寶馬廢舊動力電池。
此外,里達工廠對綠色的定義延展到了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范疇。廠區內擁有11000多株不同種類的樹木, 7500平方米的花園,其中還有900平方米的人工湖以及33種不同類型的植物??沙掷m的綠化和海綿城市系統收集雨水,滋養植物并補充地下水。
對于寶馬集團來說,可持續與豪華密不可分,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企業核心戰略方向。據汽勢Auto-First了解,到2030年,寶馬集團計劃單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將較2019年降低至少三分之一。里達工廠全產業鏈碳中和舉措將成為寶馬集團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單車碳排放下降做出優異的貢獻。
遵循iFACTORY汽車制造理念,具備100%電動車生產能力的里達工廠,為寶馬在華電動化轉型打下堅實基礎,也為轉型后的大步向前積攢了充足的動能。高達150億元的總投資正是寶馬兌現“家在中國”的承諾,充分彰顯了扎根中國的決心。
憑借著里達工廠的加持、寶馬集團優異的設計以及智能互聯的本土化,全新BMW i3做到了各項皆優的產品實力,笑傲同級別競品。與此同時,全新BMW i3實現了全價值鏈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將寶馬集團可持續戰略生動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