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拉面安
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資料圖片)
臨近年底,一些行業亂象又起來了。
最近,山西一家直營洗車連鎖店發布了一則聲明。聲明中提到:最近當地出現了“抄襲企業理念、仿冒品牌”尤其是“充值大額贈送以及洗車單價不合常理的誘導充值商家”的現象。
如果聲明內容基本符合事實,這種行為的確是一種干擾后市場正常生意模式的行為,存在“充值詐騙套路”和“非法集資”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汽車服務世界》還發現,最近全國多個城市都曝出了“自助洗車店老板關門大吉、攜款跑路”的事情,且很多都是“所在城市的多個網點齊關門”。
這兩件事引起《汽車服務世界》關注的原因有兩點:
跑路的又是洗車領域;
自助洗車網點的跑路現象,今年又明顯多了起來。
一、自助洗車店跑路事件頻發:表面是“洗車生意”、實際上是“消費陷阱”?
“剛剛辦了卡、隔幾天就跑路”的洗車連鎖/單店,這些年大家都習以為常了。但有一類洗車店的跑路動作其實非常多、卻很少被曝,那就是自助洗車店或者洗車點。
不過今年,自助洗車店跑路的公開報道似乎突然多了起來。
11月,沈陽有車主在抖音上發布了當地某“6元自助洗車老板關門大吉、攜款潛逃,充值車主退費難”視頻;
8月31日,大連速8自助洗車老板跑路,新老板接手后不承認先前的會員卡;
也是8月,有博主發現自己充值過的一家自助洗車店關門了,并且這家店周邊的4家自助洗車店也全關了;
7月,有網友通過延邊12345·百姓熱線平臺反映,自己在*門附近一家自助洗車點充值,結果洗車店關門、老板電話已經關機,最后市場監督管理局發現商家營業執照已注銷;
1月,半海自助洗車長春某店突然更換了老板,變成了一家常規的洗車店;
2021年12月,福州一家叫做“君樂”的自助洗車點關門停業,老板疑似卷款跑路;
……
順著相關線索,汽車服務世界搜索后會發現,其實這兩年網絡上隔三差五便會出現“自助洗車店圈錢跑路”的相關聲音,車主紛紛吐槽這些表面是“洗車生意”、實際上是“消費陷阱”。
2021年3月,深圳寶安接到多起“自助洗車”消費陷阱投訴,消費者黃先生充值了洗車卡后,卻遭遇洗車站“消失”的情況。黃先生訴稱,其在自助洗車服務站充值了自助洗車卡后,發現該洗車站搬走了,既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與通知,也沒有退款。
實體店跑路的原因有很多,一種便是真賺不到錢、生意做不下去,這種情況這兩年行業沒少見。比如11月沈陽的**6元洗車店跑路,根據相關敘述來看,這家店在當地經營了3-4年,跑路前雖然做了次充100送100活動,但總體來看,這家店其實沒有明顯的圈錢意圖,老板應該也是抱著“想做好自助洗車這門生意”心思開店的。
但另一種原因則值得從業者以及車主關注。
相關報道或者視頻的留言區,車主感慨其實不少,其中“圈錢”說是被提到最多的。
“最低50起步,一兩月就跑路,好幾個平臺都有余額,自助洗車真這么圈錢?”;
“前兩天充了50塊,結果第二天(洗車店)就沒了,才用了十幾塊”;
……
結合現實來看,這兩年以洗車業務為亮點的所謂新模式,初心不在、反而變成一些人圈錢手段的情況的確變多了。
二、“圈錢騙局”涌現:承諾“穩賺不賠”,押金成噱頭?
早些年,“自助洗車”在行業內其實火過一段時間,不少行業內外人士均做過投資或實際經營的試水。但因為項目轉化和盈利性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加上大部分跟風者并未用心運營,所以模式很快沉寂,路上閑置的各種**自助洗車,就是那段瘋狂歲月的見證者。
但在今年,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冒出不少共享自助洗車店;一臺機器、一塊空地,奢侈點的還會有單獨鋪面,各種品牌的“自助洗車”也是一茬接一茬。
這種情況下,一些“圈錢陷阱”隨之涌現。
數月前,行業發生了一起“某自助洗車公司圈錢跑路、50多個加盟商拉橫幅維權”事件,此事引起不少行業人士討論。
據悉,這家洗車公司在發展階段,給了加盟商一個“穩賺不賠”的承諾,發展過程中以“免費鋪機”的合作方式取得加盟商信賴,“洗車公司出機器、加盟商出場地,最后相關收益再做分成。
從模式上看,這對加盟商而言是一種“能將投入成本降到最低”的生意方式。
加盟商手上往往都“有一些合適場地”,在企業表示愿意“免費提供機器”的情況下,加盟商會測算、判斷自己可以投入最少的成本做這門生意,“押金”的承諾也會讓加盟商覺得對方也考慮了自身利益、后續售后也更有保障、比較靠譜,就更愿意跟公司合作了。
但最后,該洗車公司利用押金噱頭、收攏一部分加盟商的押金和車主的充值金之后,選擇跑路。
類似的“圈錢陷阱”這兩年其實屢見不鮮。筆者在很多“自助洗車”或者“上門洗車平臺”的招商信息中都看到過類似描述。比如“越來越多人通過做自助洗車實現財富自由”、“這是一個新鮮事物、機會留給敢吃螃蟹的人”、“自助洗車會上癮”、“好項目不等人,抓住自助洗車機遇,普通人也能日入上千”、“小店投入最優先”、“開啟致富之路”等。
這些信息的字眼之夸張、描述前景之宏大,讓人看著都覺得“如果不馬上加入就會損失1個億”。但在進一步觀察后你會發現,這些信息所發布的平臺或者公眾號基本上都是新注冊的賬號,運營時間也都比較短,長則一年多、短的甚至只有一個多月。
同樣的情況在O2O上門洗車領域也沒少見。比如最近就有個“*周喜”無水洗車項目,短短6個月圈錢3000多萬集體跑路,據悉受騙的加盟商有30多家。
當然,并非說這類模式的品牌或項目都是“圈錢陷阱”。比如有些品牌的賬號運營時間不長,有可能是渠道宣傳中斷、項目運營不善等種種原因,但無論模式合理與否、初心為何,這些品牌的加盟風險遠高于同類也是客觀事實。
客觀來看,自助洗車、包括O2O洗車其實算不上太新的模式,但為何還是有可以被頻頻包裝,以新的面孔獲得一些從業者、或者是居心不良者的關注呢?
其具備的“低價、標準可降低”屬性能反復讓車主付費(或者說薅車主羊毛),或許是最關鍵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個很關鍵的原因:從市場反饋來看,這類模式即便出了問題,很多時候也不會被大家關注到。
三、加盟商和車主為何維權少:除了維權難,還因“金額太小,就當丟錢了”回顧一下行業常見的洗美店跑路現象。
一家洗美店即便再小,只要倒閉或跑路,基本都會引起當地車主投訴,而各種洗美連鎖的跑路更會引發行業人士關注;但一家或者幾家自助洗車點無故關閉后,很少會有車主集中起來維權,更難引發輿論風波。而且加盟商維權的報道也不是很多。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低投入、場地不受限制、人工成本低、使用時間靈活”,是自助洗車或者各種O2O洗車模式吸引加盟商的最大亮點,而“便利、洗車性價比高、充值門檻低”也是車主愿意使用并充值的主要原因。
正因如此,一旦模式失敗甚至品牌惡意跑路,這些反而成為他們逃脫追責的最佳借口。
站在加盟商角度,場地是自己的、硬件投入即便有也只是簡易鋪面,甚至連店面都沒有,現在自助洗車的投放方式也多是廠家免費投放或者加盟商租金,投入金額也很少甚至不需要。
站在車主角度,即便遭遇此類事件但也會因為“損失的金額太小,就當丟錢了”。
無論自助洗車還是O2O洗車,基本上都是APP充值后使用,且充值門店非常低,基本都是50塊起充。有些車主即便在好幾個平臺上充值,但每個平臺都是只有幾十塊錢,就算這些平臺真跑路了,損失也不大。
有車主經歷過洗車店跑路,思考過事情的解決方法,結論是沒有辦法?!皳p失的金額太低。很多車主應該跟我一樣都是幾十塊錢、最多百八十塊,所以想維權或上訴就要集合幾十上百名車主才能達到幾千上萬…沒多少人愿意花時間、金錢做這些事,想想算了?!?/p>
當然,維權難則是第三個原因。目前發生的大部分洗車店跑路事件,車主和加盟商維權都比較困難、往往都是不了了之。
“洗車”新模式卷土重來,修理廠謹慎對待
最后落腳點放在獨立售后。
如今不只是行業頭部、就連普通門店對新模式、新概念的關注度都越來越高,大家對自助洗車這種“業務不新但模式能不斷推陳出新”的模式,看法也比較兩級。
一方面,本就備受爭議的洗車引流模式之下,“自助洗車”仿佛被看成了單項業務盈利的最大攔路虎之一,有門店老板明確表示:“洗車這條路走不通,尤其是自助洗車和加油站免費洗車會讓洗車行業的盈利完全消失?!?/p>
另一方面,近兩年各種“洗車”業務在發展上,都傳遞出了一些樂觀信號。
由于車主消費習慣改變、年輕消費者崛起等大環境變化,國內做自助洗車服務的公司數量急劇上升,接受自助洗車服務的車主比例也在上升。越來越多人愿意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拿起自動水槍洗車,所以自動洗車市場這兩年處于一個放大的趨勢,并且獲得三類群體的關注。
首先是資本的關注。
汽車后市場整體陷入資本寒冬的情況下,智能洗車、自助洗車以及上門洗車反而成了資本的選擇。今年各種“智能洗車、上門洗車、自助洗車”為核心業務模式,也再度成為行業新模式的代表之一。
例如今年4月,共享洗車機研發商愛嘻車完成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這個企業便是以智能自助洗車終端為入口,借助互聯網+汽車后市場,建立車主數據庫,打造一個全新的商業生態圈。
其次是跨界巨頭、政府相關部門/環保企業的關注。
萬達入局后市場以來,打造了“萬達地下汽服一條街”,設置的“智能洗車”區域,應該會選擇跟行業的智能洗車公司合作。
此外,今年3月,全國首個光伏+中水+零排放的自助洗車站,正式向市民免費開放;這座依托“綠色低碳”理念打造的洗車站,由武水集團武漢控股公司投資建設,車主只需到現場掃“武漢水務集團”微信二維碼,即可進行自助洗車。
最后是終端門店,尤其是后市場“創新模式從業者”的關注。
“洗車”作為車主接受度最高的入口項目,可以跟各種業務模型相結合。比如“洗美模型”、“洗美保模型”、“洗車+三膜”模型等,而“自助洗車”因為契合“成本低、場地靈活”尤其是成為“車主喜愛的一種消費方式”等種種原因,更也成為各種后市場服務模式創新時,一個不可缺少的基礎項目。
“蘿卜汽后短視頻訓練營(以下簡稱蘿卜)”作為行業內有一定熱度的網紅,最近開了自己的第二家店,門店主打的便是“洗車+貼膜”王牌組合,其中洗車采取的便是自助洗車模式。店里十幾個工位、差不多小10個都是自助洗車工位。
她在系列視頻中分享了目前行業內,一些把自助洗車業務經營的有聲有色的實戰案例,也分享了自己做這件事的邏輯,其中最核心的兩點是:
從消費者需求來看,現在的自助洗車業務客群開始呈現出了一種“中高端車的年輕車主為主流”的特征,這類車主把“把洗車當成健身”;
從門店引流角度來看,導入自助洗車有兩點好處:首先,減少洗車工的人力成本。除場地、水電外,其他相關費用無;其次,有足夠大的流量。
當然,蘿卜也強調:自助洗車最難的是引流,因著自身行業名氣以及抖音渠道的運營專長,引流是她的強項之一。
由此可見,在一定前提條件下,自助洗車無疑是一門好生意。但對絕大部分修理廠而言,還是需要謹慎判別這是真生意,還是披著皇帝新衣的圈錢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