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句話的意思是: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這幾句話包含了一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說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聰明之人不可能永遠聰明,他也有失誤的時候,只要正確對待失誤,才能將它降低到最少。
3、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聰明的時候,只要加以學習,就會有所收獲。
4、出處:《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5、”2、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6、”注釋:智者:智慧聰明的人。
7、慮:考慮,思慮、謀劃。
8、失:失誤、差錯。
9、愚者:愚蠢無知的人。
10、得:得益、收獲。
11、原文: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12、 出處:《史記 ·淮陰侯列傳》。
13、 注釋:智:聰明,智慧。
14、慮:思考,謀劃。
15、愚:蠢笨,無知。
16、得:得到,獲得。
17、 譯為白話文: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獲。
18、 這幾句成語包含了一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說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聰明之人不可能永遠聰明,他也有失誤的時候,只要正確對待失誤,才能將它降低到最少。
19、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聰明的時候,只要加以學習,就會有所收獲。
20、智者,聰明人,有智慧的人。
21、千慮,考慮問題仔細全面。
22、愚者,智力不是很高的人。
23、聰明的有智慧的人,考慮事情全面仔細,也有考慮不到的時候,智力不是很高的人,如果仔細考慮事情,也一定有所收獲。
24、就是聰明的人想一千個方法,有一次失誤 愚笨的人想一千個方法,有一次所得聰明的人想很多,最后反而會迷惑愚笨的人想很多. 肯定能有所收獲PS:聰明的人并不是因為問題多么周到而稱其聰明,而是因為其領悟事物的速度與深度 這是與愚笨的人區分的最簡單定義不過愚笨的人可以勤能補拙,日復一日也終會領悟的(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有時侯簡單才是永恒,個人覺得之所以一失,可能是因為把本來簡單的事情想得太復雜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