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標準。
(相關資料圖)
2、分別對綠色食品產地的空氣質量、農田灌溉水質量、畜禽養殖用水質量、漁業水質量和土壤環境的質量的各項指標、濃度限值做了明確規定。
3、2、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
4、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對生產過程中的投入品如農藥、肥料、飲料和食品添加劑等生產資料使用方面的規定,另一部分是針對具體種養殖對象的生產技術規程。
5、3、綠色食品產品標準。
6、對初級農產品和加工產品分別制定相應的感官、理化和生物學要求,例如前面談到的蔬菜標準。
7、4、綠色食品標志使用、包裝及貯運標準。
8、為確保綠色食品產后在包裝運輸中不受污染,制定了相應的標準。
9、擴展資料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由檢查員在現場檢查時同步完成。
10、經調查確認,產地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技術規范》規定的免測條件,免做環境監測。
11、根據《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現狀調查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經調查確認,必要進行環境監測的,省綠辦自收到調查報告2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通知綠色食品定點環境監測機構進行環境監測,同時將通知單抄送中心認證處。
12、4.4定點環境監測機構收到通知單后,40個工作日內出具環境監測報告,連同填寫的《綠色食品環境監測情況表》,直接報送中心認證處,同時抄送省綠辦。
13、綠色食品定點產品監測機構自收到樣品、產品執行標準、《綠色食品產品抽樣單》、檢測費后,20個工作日內完成檢測工作,出具產品檢測報告,連同填寫的《綠色食品產品檢測情況表》,報送中心認證處,同時抄送省綠辦。
14、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綠色食品標準綠色食品標準體系由以下幾類標準組成:(1)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綠色食品產地的生態環境主要包括大氣、水、土壤等因子。
15、綠色食品產地應選擇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農業生態環境的地區,應盡量避開繁華都市、工業區和交通要道,多選擇在邊遠省區、農村等。
16、(2)生產過程標準;綠色食品生產過程標準包括兩部分: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程。
17、生產資料使用準則是對生產綠色食品過程中物質投入的一個原則性的規定,它包括農藥、肥料、獸藥、水產養殖用藥、食品添加劑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準則。
18、 種植業的生產操作規程系指農作物的整地播種、施肥、澆水、噴藥及收獲等五個環節中必須遵守的規定。
19、(3)產品標準;(4)包裝與標簽標準;(5)貯藏運輸標準;(6)其他相關標準;生產綠色食品的其它主要生產資料還有獸藥、水產養殖用藥、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等,它們的正確合理使用與否,直接影響到綠色食品畜禽產品、水產品、加工品的質量。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