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至2020年,短短五年時間內,我國由低速電動車引起的交通事故累計達到83萬起,造成18.6萬人受傷,1.8萬人死亡。這些事故車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物美價廉,人們“最愛”的老頭樂代步車。
最初的“老頭樂”比較簡陋,一輛普通三輪車,車速要比一般的電動車要慢很多。
后來慢慢地,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頭樂”也越來越豪華,從“敞篷”三輪車,到半封閉翻斗三輪車,到豪華版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現在,老年代步車越來越豪華,更有不少老年代步車有著“smart”的外形,刻著“奔馳寶馬奧迪”的標志,如果不仔細觀察,真的會認為那些豪車會出來低配版的。
車型也以前的雙開門變成四開門,就跟小汽車一樣,更新換代特別快。不光是車子外形有了很大的改變,車子內飾也更加豪華,有的車子車內空調、廣播、音響甚至有的車子還能電改油,燒柴油,這跟小汽車沒有什么區別。
曾經在網絡上就看到過一些在家帶孩子的寶媽,把自家的代步車改裝成燒柴油的,而且車里還能取暖,整個冬天,孩子在車里寫作業,熱得都要脫衣服。
這些老年代步車的車速也提升很多,以前的一二十碼時速顯然不能配上這高級豪華的內飾,有些老年代步車子的時速竟然高達60公里,行駛在路上,很多小汽車的老司機都追不上,完全是“一只披著羊皮的狼”。
最重要的是,駕駛這樣車的門檻太低,幾乎為零,任何人都能開。
特別是在鄉鎮,這種老年代步車開得最多的就是大爺大媽。如果你們的車子在經過鄉鎮道路時,不難發現。
特別是在等紅綠燈的時候,這些車子仗著自己沒有上牌,仗著自己車小、靈活,鄉鎮老大爺老大媽對于交通規則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們又很倔犟的不肯多學習。
逆行、超速、闖紅燈,一切不在話下,機動車道排隊車多了,他們就往非機動車道跑,總之是哪里有空隙就往哪里鉆,他們的駕駛方式只有你們想不到,就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就拿我們這個鎮上來說,很多老人都買了三輪代步車,平常幫兒子們接送小孩上下學,每到孩子放學的那個時間點,路上都是車子,嚴重影響交通。
我們鎮上的小學,正好是在省道旁邊,每天來來往往的車輛很多,只要是傍晚放學時間,那個路口一定是堵車堵到孩子全部接走。
接孩子的車子就這樣隨意的停在道路上,橫七豎八的,本來就是兩道路,他們這樣隨便停放,路過的車子根本沒有辦法正常行駛。
而且有些老大爺老大媽的素質真的沒法說,胡攪蠻纏, 闖紅燈,逆行,甚至有的干脆停下來在路上聊天的,真是無所不能,好像馬路就是他們家門口一樣。
如果他們擋在你前面,那么你即使按喇叭他們也全當聽不見;但是如果你擋在他們面前,那就有得你受的了,惹急了他們下車就開罵,那些國粹真的不是一般人都領會的,甚至有時候,警察都拿他們沒有辦法,一哭二鬧三上吊把人嚇得溜溜的。
這些老年代步車,在交通中就是一個“不定時炸彈”。
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如果是他們碰到你,那就很麻煩,一是它沒有保險,二是他們仗著年紀大,哭窮說沒錢,總之就是不想賠,要錢跟要他們命似的。
如果是你碰到他們,那就麻煩了,如果是小問題,賠點錢也好說,如果是大問題,那你就麻煩了,不光要賠錢,估計還得陪人。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他正常行駛,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撞到一輛闖紅燈的豪華版的老年代步車。
車子是大爺開的,里面還坐了一個大媽,是兩口子。
大爺車速很快,也不看紅綠燈,從另外一個方向直接開過來,也沒有減速,朋友剎車不及時就已經撞上去了。
當時老年車被撞變形了,由于車里的兩個老人都沒有系安全帶,所以直接滾下車子。
送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后,好在兩個老人沒有什么大問題,大媽大腿和胳膊磨破一塊皮,大爺只有一些擦傷。
在醫院住觀察了兩天后,醫生都說了沒有問題可以出院了,但是老兩口不愿意,他們就要做各種檢查,不愿意出院,就是警察過來調解也不行。
后來朋友耗不起了就商量賠給他們一些營養費,這才得以脫身。這起事故,本來就是大爺的責任,可是他們就撒潑耍賴,目的就是想要點錢。
既然老年代步車如此混亂難管,為何我們不能將“老頭樂”一禁了之,永保太平呢? 唯一能解釋的就是老年代步車有足夠大的市場需求。
根據統計,我國有2.6億左右的老年人。
對于老年人來說,年齡到了一定程度,小汽車他們開不了,但是出行的需求仍然在,出門沒有車子對于老年人來說那就是寸步難行。
比如說在農村,老年人想要去街上買個東西,如果靠步行,根本就不現實。
就拿我們村來說,村子離街上大概6公里左右,如果靠步行,老年人很難上街一趟的。
有車子就不一樣了,正常慢慢行駛,大概十幾分鐘就能到了。買個東西往車上一放,很方便。
比如說接送孩子上下學,平常孩子忙的時候,家里老人會幫忙接送孩子,如果碰上雨雪天氣,孩子會很受罪。
如果有一輛封閉式的老年代步車,就不一樣了,至少風吹不到,雨也淋不到,孩子老人都不受罪,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需求。
好多城市里,目前已經禁止老年代步車上路了,但是在沒有禁止前,老年代步車也是讓很多小車司機頭疼的一件事。
現在城市禁止老年代步車行駛,確實對緩解交通有很大幫助。曾經城市不允許老年代步車上路,想盡一切辦法,最后沒有辦法了,就是看到一輛就拖走一輛,而且不給贖回來,有些倔犟的老頭才消停下來。
但是鄉鎮卻沒有辦法杜絕,鄉村道路四通八達的,一個路口有交警查車,他們就從另外一個路口走,再加上附近都是熟人的多,大家互相轉告,交警也查不到什么。
還有就是,這些老人的家里人,想著人家辛苦了一輩子,到老了就想開一輛“老頭樂”,這要求不算過分,所以很多老人的車子都是兒女孝敬他們的。
當然,老年代步車亂象不能將責任全都歸咎于老年駕駛者一方。
這些車子誰都能開,其中也有一些中青年人也在此深深地淪陷,并且成為了橫沖直撞的主力軍。
“罪魁禍首”的生產商也不能逃脫責任。
多年來,這玩意兒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典例。一些商家明明清楚,對于老年人而言一二十碼速度就差不多了,為什么他們還故意生產到五六十碼。甚至有些修理鋪,有些老人嫌棄車子開得太慢了,他們還會給老年人的車子更換變速器,讓原本緩慢的車子變得快起來。其實這是對老人的不負責任的行為。
雖然老年代步車問題頻出,但我們也不能武斷地將其問題歸于某一種車或某一個人。相比于壓制需求,更應該規范“老頭樂”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管理需求,控制需求和滿足需求。
同時也應該實行持證駕駛,上牌制度,強制購買保險等,一切按照機動車的規章制度來制約,看看他們還會不會如此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