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的下一句是: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2、出處:春秋·呂氏《呂氏春秋·紀·孟夏紀》,原文選段如下: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相關資料圖)
3、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4、無丑不能,無惡不知。
5、丑不能,惡不知,病矣。
6、不丑不能,不惡不知,尚矣。
7、雖桀、紂猶有可畏可取者,而況於賢者乎?白話譯文:事物本來就沒有不具有長處的,沒有不具有短處的。
8、人也是這樣。
9、所以善于學習的人,借用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10、所以吸取借用別人(的長處)的人能擁有天下。
11、不要把不能看作羞恥,不要把不知看作恥辱。
12、把不能看作羞恥,把不知看作恥辱,就會陷入困境。
13、不把不能看作羞恥,不把不知看作恥辱,這是最高的。
14、即使桀、紂那樣的暴君尚且有令人敬畏、可取之處,更何況賢人呢?擴展資料《呂氏春秋》創作背景成書于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
15、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干,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于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16、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后的意識形態。
17、但后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
18、《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戰國末期道家的代表作,? 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 。
19、《呂氏春秋》文學價值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紀、覽、論。
20、“紀”按春夏秋冬十二個月分為十二紀,如春分三紀,孟春、仲春、季春。
21、每紀包括五篇文章,總共60篇。
22、“覽”按照內容分為八覽,每覽八篇,八八六十四篇(第一覽有始覽缺一篇,現有63篇)。
23、“論”也是按內容分為六論,每論六篇,六六三十六篇。
24、還有一篇序意,即全書的序言(今本已殘缺),放在十二紀后邊。
25、總括起來《呂氏春秋》全書共160篇,結構完整,自成體系。
26、它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學文化方面的歷史資料,是我們民族的一份珍貴遺產。
27、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
28、人亦藍。
29、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30、故假人者還有天下。
31、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
32、人亦藍。
33、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34、故假人者還有天下。
35、謝謝你的關注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
36、人亦藍。
37、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38、故假人者還有天下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39、故假人者還有天下。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