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江蘇經濟報記者 王峻峰
剛剛組裝完成的大中型越野車(SUV)在自動運輸線上魚貫而過,兩側的無線通信終端紅光微微閃爍,數十秒之間,車載軟件就已全部輸入。年輕女工在車內中控大屏上迅速而熟練地點擊,短短幾分鐘,新車控制系統的校驗即完成。
數千平方米的車間里,上下兩層生產線同步流動,數百輛車同時組裝,卻沒有傳統汽車制造工廠的嘈雜和轟鳴聲,相距數米依然可以交談。
這不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而是理想汽車常州基地北區總裝車間春節后的真實場景。
2月3日,正月十三,春節假期后的第七天。常州市武進高新區,理想汽車常州基地,車與人往來不息,恢復了農歷新年前的緊張忙碌。下午約3點,總裝車間負責人衛延站在新車的自動運輸線旁,指著一輛青灰色的“理想L9”微笑著說:“這已經是一個小時內下線的第30輛、今天下線的大約第200輛。”據理想汽車公司提供的統計數字,至此,2023年這里已下線了大約15000輛“理想”汽車。從鋼板沖壓成型、焊裝、涂裝到總裝,在這里制造一輛車只需小半天。從顧客下單到新車交付,平均只需約3天。
按照市場通常規律,春節前后正是購車“黃金期”,往往需求驟增,供不應求。雖然上市不過兩年多,在造車新勢力中屬于后來者,但其定位豪華家庭用越野車,增程式的油電混用模式消除了當前國內充電條件下的“續航焦慮”,加上4個月內推出了兩款新車——L9、L8,吻合“新年開新車”的概念,“理想”這一江蘇制造的新品牌迎來了強勁的新春購車熱潮。2月1日,理想汽車公告:今年1月銷量15141輛,同比增長23.4%。這一數字不但在國內新能源車企中最高,也是當月唯一過萬的造車新勢力。
事實上,1月,多數新能源車企并未迎來開門紅,銷量普遍同比下跌2成至6成。而理想汽車不僅去年12月交付量突破了2萬輛,春節至今訂單依舊飽滿,最新款五座SUV“理想L7”又將于2月8日正式發布。去年,理想汽車共交付13.3萬輛,同比增長47.2%。同期,該公司僅在常州的企業就實現開票收入546億元,同比增長88.7%;納稅16.8億元,同比增長132.3%;江蘇區域銷售額逾百億元。
為了滿足持續上升且不時短期集中爆發的需求,去年理想汽車新的智能產線落成,產能實現了重大突破,足以支撐千億收入規模對應的制造規模。
2月3日下午,衛延巡視車間,不時與一線管理的伙伴們溝通生產進度。他告訴記者,最新的智能化車間全部建成還不到一年,去年下半年開始大規模投產,是目前全公司最大的組裝車間。主要制造去年夏季以后新上市的新款增程式越野車——“理想L9”與“理想L8”。原有總裝車間則制造該公司最早的主力車型“理想ONE”,近期將投產最新車型“理想L7”。
衛延透露,企業春節期間正常放假,但北區車間并未完全休息,而是進行了硬件裝備的技術改造,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員工返崗率已達88%。談及公司當前的智能制造“黑科技”,他如數家珍:全棧自研的Li-MOS制造運營系統,能夠實現精準裝配和自動防錯校驗;連山工藝質量預警平臺、智能電檢技術、高品質下線檢測技術……“我們的智能生產水平國內領先,在世界新能源汽車行業也是一流的。”衛延說。出身于大眾品牌合資企業的他,對此頗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