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了讓電氣化時代更快地到來,國家一直以來對新能源車型的政策都是處在傾斜的狀態,除了我們熟知的送綠牌和免購置稅以外,還有不少我們不知道的,例如在如今高昂的油價,僅僅是油貴了嗎?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油價里面還包含了不少的費用,例如建設費、教育費和增值稅等等之類的,而關于養路費也并沒有取消,只是轉移到了油價上,被燃油附加稅所代替,畢竟每輛車的續駛里程不一樣,養路費的收取模式也隨之迎來了調整。
油車百公里要貢獻接近30塊錢的稅收
除此之外,石油里面還包含了石油特別收益金、消費稅、資源稅、增值稅、教育費和城市維護建設費共計6種,這些稅合計占到了總油價的47.4%,以廣州目前的油價舉個例子,92號汽油是7.81元,其中3塊7是稅費,假設這臺車百公里油耗為8個油,那么百公里就是64塊錢,就貢獻了接近30塊錢的稅收。
反觀新能源車型使用汽油的量較少甚至不燒油,如果都是純電行駛的情況下,自然而然的不用交這些稅,其他費用可以理解,但有一點讓人疑惑的是,自從2009年調整了養路費的收取方式,加到了油價里,雖然大家都在路上跑,但是新能源車型不用加油,換句話而言,燃油車主是在幫新能源車主繳納社會養路費,燃油車主看到這里,是不是眼睛都瞪圓了呢?
電費也需要納稅,但是不多
當然,加油納稅,那么充電也需要納稅,但電費的稅率相比油稅卻低了不少,只有17%的增值稅,再加上相比油價,電價也會便宜不少,一般情況下,一臺純電新能源車型行駛百公里所要貢獻的電費增值稅還不到兩塊錢,補貼力度可謂是相當可觀。
但這種現象應該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在《新能源車型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量的20%左右的目標。目前新能源車型的滲透率不高,所以這個部分的養路費可見忽略不計,等到有一天新能源車型的保有量達到計劃的20%甚至更高的時候,養路費大概率不會讓油車車主獨自承擔,如果百公里都要繳納接近30塊錢的稅,新能源車型的用車成本也會明顯提高,雖然還是比燃油車便宜,但是新能源車型一般情況下,跑8年左右就要更換電池,目前換電池的價格也在8萬塊錢左右,按這么看,8年省下來的油錢還不夠換電池,本來買新能源車型就是為了節約用車成本,但這么一看似乎還比油車多了不少。
汽車網評:新能源車型會用其他優勢保障銷量
不過到那個時候,新能源車型也會用其他優勢來保證銷量,例如繼續贈送一線城市的綠牌、電費降價甚至是免費換電池。而且滲透率的提高也進一步保障了新能源車型的保值率。從實際表現來看,自進入2022年后,新能源車繼續高歌猛進。今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售107.0萬輛,同比增長146.6%。其中,3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44.5萬輛,同比增長137.6%,環比增長63.1%,滲透率28.2%,較去年同期10.6%的滲透率提升17.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