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重大變革發生前,總有無數細小進程在默默推進生發,瑣碎綿遠卻總能從中讀出驚艷。去年末,一汽奔騰召開線上發布會,面向未來出行,發布全新產品標識、推出全新的產品品牌。站在十六歲的尾巴上,這個背靠一汽集團大樹、在燃油車領域頗有建樹的自主品牌,正式向外界傳遞出向新能源轉型的信號。
新能源汽車是國人看著成長起來的。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只是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少有人用真金白銀去捧場,從2010年國家發布補貼政策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僅有5.8%。改變從2022年開始,當年9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飆升至30%以上,并最終實現27.6%的全年滲透率,這意味著產業規模化及相關技術問題已經得到改善解決,我國汽車新能源化的趨勢已經真正形成。據此有人評價,奔騰此時入局已經錯過最佳時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數年磨一劍 FME平臺為純電而生
當新能源汽車進入普及階段,大家很快發現無論新勢力們的噱頭有多唬人、自動駕駛的餅畫得有多大,汽車的本質還是一個出行工具,并且是大眾能接觸到的最復雜、最具專業性的工業產品,品質才是硬道理。更直白的說,PPT造車的時代已經遠去,消費者只會為靠譜的制造體系和技術積累買單。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2021年一汽奔騰正式對外公布FME平臺——專為純電動汽車打造。除了十余年的造車積累,該平臺更云集業內高端供應商,擁有高標準、高拓展和高融合的技術特點,可實現A0、A、B級車型擴展,車身結構形式包含三廂車、SUV、MPV等,可以滿足品牌的多序列產品規劃需求,并為未來的升級預留了足夠的空間。先有平臺,再造產品,這種模式需要巨額前期投入和周密產業布局,一汽奔騰大力發展新能源、認真造車的誠意可見一斑。
十六年蓄力 品質、口碑雙贏家
完善的前期準備之外,一汽奔騰豐富的造車經驗和良好的市場口碑也構成了其進軍新能源產業的底氣。
早在品牌成立初期,首款車型奔騰B70就曾打破合資品牌在中高級轎車領域的壟斷地位,并首創真人翻滾測試、頂壓測試等一系列品質驗證新玩法。時至今日,盡管自主品牌經典車型、營銷事件頻出,但作為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奔騰B70的成功仍舊為許多消費者所津津樂道。
在新能源領域,一汽奔騰的產品品質同樣得到了市場認證。誕生自FME平臺的NAT是一款面向移動出行服務的智能共享車型,上市不到1年就接連獲得最受關注出行車型、最佳網約出行車型、年度推薦出行車型等行業重要獎項,并在深圳、廣州、蘇州、無錫、合肥、天津、長春、蘭州、遼源等多個城市投入運營,呈現了驚人的擴張速度。與此同時,NAT還牽手寧德時代致力通過換電解決運營痛點,并成為寧德時代換電品牌——EVOGO旗下“小綠環家族”的001號成員。
歷經三年蟄伏,整個汽車行業都對2023年寄予了厚望,在新能源產業蓄力已久的一汽奔騰更是早早最好準備。同時,得益于品牌在國民車打造方面的豐富經驗,接下來有望推出一系列更符合大眾出行需求的新能源車型,不僅將加速完善新能源和燃油的雙動力布局,更將為國民出行提供全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