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日系車在中國的銷量算是遭遇了“滑鐵盧”,銷量大跌包括“兩田一產”在內。具體來看,本田2022全年同比下滑12.1%,豐田2022在華銷量同比下滑0.2%。傳統日系三強中僅有豐田下滑幅度較小,馬自達2022年在華累計銷量同比下滑41.2%,而謳歌在中國市場直接被淘汰了。
2022年可以說,是日系車集體“啞火”的一年,那么日產在2022年的銷量下滑是偶然的呢還是會一直持續下去呢?今天我就從3方面跟大家說說其中緣由。
新能源時代,省油優勢不再
(相關資料圖)
日本汽車制造商給日系車貼上了“省油”的標簽,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那些以省錢為首要目標的消費者來說,他們肯定會選擇的日系車。因為日系車算是低端品牌,因此,消費者以更便宜的電動車和插混車為目標的選擇是不可避免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最新的潮流如果日本的汽車制造商不能生產出優質的新能源汽車,一定會被市場所淘汰;很不幸,日本在電車方面的儲備十分薄弱,無法生產出迎合市場的新能源汽車。
保值率跌落神壇
雷克薩斯 ES的銷量和二手車的保值率都在下降,這足以證明,中國的消費者,已經能夠理智地判斷出日系車的實力,讓很多人放棄了購買日系汽車的想法。
隨著口碑的崩塌,保值率直線下降,且日系車在終端市場上的折扣也很高,卡羅拉的低配版售價只有11萬,這對于一輛二手卡羅拉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有二手車商多表示,日系二手車目前流通率很低,有的存在砸在手里的情況,配置低,比起日新月異的國產車滿滿的配置,日本汽車真的沒有什么優點,而且最主要的是國產車價格優勢明顯,給日系車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可靠性和耐用度不再突出
就油車產品端來看,日系車主要問題是缺少一種新鮮的吸引力,就拿本田汽車來說吧。喪失了原本的靈性,在2005年上市的第八代思域,曾經以一種充滿科幻氣息的雙層儀表盤,1.5 L的油耗,2.0 L的引擎,風靡全球。和同期的車型相比,簡直就是兩個時代的產物。而在2016年,十代思域以其強勁的動力和超越了前世的外觀設計,在市場上和消費者中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但這些年來,本田一直在給人“縫補三年”的感覺。10-11代的思域,雖然在內飾方面做了一些細微的改進,但卻無法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新鮮事物的渴望。5-6代CR-V的變化,我認為“改款”更合適,而非“換代”。
寫在最后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氫能的確實是發展目標。“從各方面看,行業集中度都是無可挑剔的,但為何最后卻完全不能走上主流?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日系車企還想復制豐田混動那種“斷子絕孫”式打法,就是從一開始,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研發出了一條技術壁壘極高的技術路線,然后將所有的技術據為己有。那么其他的汽車廠商,想要用這種技術,開發自己的汽車,必須要支付一筆不菲的專利費用。日本的豐田和本田,都是食物鏈上的佼佼者,他們可以一勞永逸地賺錢。
但問題是,中美兩大汽車廠商,根本不可能將新能源的發展方向,交給日本。他們也不希望,日本的車企,在燃料車時代結束后,還能享受到汽車行業最誘人的果實。而特斯拉和比亞迪,則是真正意義上地扼殺了日本未來30年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