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九周年
主持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突破的領域之一。9年來,京津冀三地不斷強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完善機制、協同發力,推動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來聽記者的報道。
(工廠現場音……壓混)
(資料圖片)
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位于靜海區大邱莊鎮,距離河北省直線距離只有不到20公里。在第2鍍鋅車間的酸洗池旁,公司安全環保部副部長毛世成正在檢查污染物收集處理設備的運行情況。他告訴記者:
(錄音:車間酸洗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酸霧,我們建立了房中房,百分之百收集,然后經過酸霧塔凈化處理。以前我們都是單塔處理,現在我們變成雙塔了,增加了他的噴淋次數。我們現在是5個車間,16條鍍鋅生產線,全都安裝了。)
友發鋼管是國內著名的鋼鐵加工企業,2022年完成生產2079萬噸。鍍鋅和酸洗是鋼管生產加工中的必要工序,但也會產生酸霧、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這些物質在空氣中經過復雜的反應,最終會轉化成pm2.5等物質,嚴重影響本地和臨近河北省的環境空氣質量。在本市一系列產業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企業投資800萬元,升級了污染物后處理設施。為了確保減排效果,實時監控設備也一同上馬。毛世成說:
(錄音:我們每條生產線都配備了在線監測系統,這是污染物主要排放口。數據傳送到咱的平臺,超標報警,我們就立即處理。)
監控設備收集的數據也同步回傳至位于市環境監測中心的污染物監控平臺。市環境監測中心污染源監測研究室工程師郜計欣說:這里匯總了全市所有重點企業的實時排放數據。
(錄音:對于這種重點行業,包括鋼鐵、火電、垃圾焚燒,我們平臺現在廢氣聯網的671家,我們每天會對排放量、排放情況進行分析,和相應的同期水平比較,分析之后我們把我們的數據情況會及時的反映到管理部門。)
實時收集、精確統計,為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提升環境空氣質量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九年來,本市率先完成平原地區散煤取暖清潔化治理,推動全市煤電機組全都達到燃氣排放水平,鋼鐵、石化、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企業全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深度治理,淘汰一百多萬輛黃標車、老舊車,有效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時,京津冀三地開展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和數據共享,協同應對重污染天氣。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環境研究室工程師孔君說:
(錄音:當前天津市已經實現京津冀區域小時數據的共享。每月也會與北京市、河北省交換環境空氣質量統計數據,可能出現連續的重污染天氣過程的時候,京津冀區域開展區域會商,可以為個別的區域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9年來,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本市PM2.5濃度從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7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氣減少到4天。通過協同保護飲用水源地,強化大運河、大清河、潮白新河等重點河流治理,流域水環境不斷改善。截至目前,本市38個入境斷面劣Ⅴ類水質占比從79.4%下降到16.2%。12條入海河流全都消除劣五類。
市生態環境局綜合處處長李志軍表示:今年,本市將與北京、河北在綠色低碳發展、污染聯防聯控等方面加強合作,持續推進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
(錄音:聚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的目標,聯合制定實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加強臭氧污染協同治理。突出重點河流水質改善,協同推動潮白河、永定河、灤河等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重點強化區域環評聯合會商,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標準協同攻關。加強區域聯動執法,提升三地應急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