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到燃油車領域誰是一線豪華品牌,那BBA一說話,哪個老弟還敢狗叫?但是在新能源鄰域,BBA者哥仨可謂是集體拉跨,而且已經被甩開很遠了!即使你BBA屈尊降貴定價不比一些自主品牌新勢力高,可是消費者不是怨種,沒人買賬。
特別是奔馳大哥,奔馳的車型是最多的,但是表現銷量卻幾乎是最差的,就不得不提到之前出的一款奔馳EQC,可謂是全網討伐,目前已經取消EQ系列了。
不過,為什么取消EQ系列,奔馳心里應該有數。
(資料圖片)
一開始EQ出現在大眾視野是2016年,在巴黎車展上,奔馳帶著全新概念車出場亮相,并且高調宣布“爺們2019年就要下場出純電車了!”動作很快,2019年,EQ品牌第一款車EQC如約而至。
EQC出自奔馳MEA平臺,明面上是一輛電氣化平臺,實際上就是基于奔馳燃油車MFA平臺改型而來,說通俗一點,EQC就是一輛油改電的SUV,直接在你的底盤上加了一層電池組,怎么說呢?有網友群嘲全網都找不到一輛比奔馳EQC更差的電車。
在2022年有一個段子,在國內新能源車圈算是永不過時的笑話了,也許你永遠想不到,尊貴的奔馳車主,竟然被鄙視了。
話說有個新能源車主,購車前在特斯拉和奔馳EQC之間挑選對比,最后買了EQC,事后特斯拉銷售進行回訪,該車主表示自己已經購買了EQC時,特斯拉銷售當場繃不住冷笑和鄙視的說“奔馳的電動車,哎喲媽呀!”字數雖然不多,但是傷害性和侮辱性拉滿了。
關鍵是這位奔馳車主把這段經歷放到社交平臺之后,網友都一邊倒地站在了特斯拉銷售這邊,大家一致的反映就是---
“哪兒來的大XX?”
“特斯拉沒資格嘲笑奔馳,但是嘲諷EQC沒啥問題”
“老實說:我一個開雜牌電動車的車主也在嘲笑你”
諸如此類,“二次傷害”讓奔馳車主膝蓋上又中了一箭。
隨后問世的EQA和EQB也一樣,都是MEA的,也就是一個媽生的,當然非油改車型也是有的,EQS和EQE,這兩款車是純電平臺開發的,平臺名為EVA,雖然也有MEA的技術在,但就不是簡單的把燃油動力換成三電系統那么簡單了,也有了點豪華電車的樣子,0.2cd的風阻,849公里的續航,總算也有點亮點了。價格也非常有亮點,人民幣上百萬吧。
2022年中梅賽德斯-奔馳CEO康林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奔馳旗下的電動車供不應求,幾乎是售罄了。Emmm.......從康林松熱情洋溢的發言來看,不知道的可能還以為奔馳EQ系列已經賣爆了,但是從銷量來看,真的是一言難盡。
其實在這之前,奔馳就已經意識到自己在新能源鄰域存在短板,在10年就找到比亞迪,希望合作打造一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新能源鄰域什么都沒有的奔馳看上比亞迪的技術了,當時的比亞迪正處于發展階段,自身也有很多不足,雙方一拍即合,在深圳成立了騰勢汽車有限公司,奔馳負責整車制造與底盤,比亞迪負責三電技術,后來推出的騰勢300/400/500,雖然是有奔馳和比亞迪技術加持,但是在當時也是銷量平平,后來推出的騰勢X,用上了比亞迪的DM-i平臺技術,甚至放在奔馳4S店銷售,也是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在這期間,奔馳其實也偷摸著和吉利合作過,2019年戴姆勒和吉利通過smart品牌進行合作,成立了智馬達汽車,主要生產純電型精品小車。
EQ系列算得上是奔馳最令人失望的產品了,400出頭的續航,卻喊出了60萬的天價,相比特斯拉續航超過了600,售價只要30來萬。不說續航問題,畢竟掛著奔馳車標,價格高點兒也有車主買賬,但是2021年的空調冷凝水問題進行了召回,三個月后又因為轉向系統失靈隱患又進行了召回,再三個月后又因為電機頻繁故障被車主投訴再一次進行了召回,并且還踢皮球把冷卻液的問題推給了電驅模板的供應商。后面推出的EQA和EQB雖然續航提升了,但是還是那油改電的老套路,上的當多了,消費者也明白了,奔馳的電車口碑算是下來了。
小編認為,奔馳一直做不好新能源汽車的本質就是因為在燃油時代,奔馳的日子過的太好了,作為汽車的發明者,奔馳一直是高端大氣豪華的形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奔馳汽車擁護者那么多,根本不愁賣,但是大人,時代變了。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新的產品,還是一種新的思路,在新事物面前,奔馳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它的營銷策略都已經過時了。作為一個人盡皆知的豪門品牌,如果奔馳還是故步自封,一成不變的一味的標榜自己的高端,而不嚴格把控產品質量,那么它擁有的市場就會越來越小,路也會越來越難走。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圖片皆來源于網絡綜合,本文旨在為廣大汽車愛好者和網友提供更多信息參考,并無任何商業用途,如果有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溝通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