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關于豐田普拉多停產的消息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作為一代神車,普拉多停產意味著該車將正式結束長達17年的國產生涯,這讓不少豐田粉以及SUV粉們感到惋惜,普拉多曾長期穩坐高端硬派SUV細分市場銷量榜首,那么究竟普拉多為什么停產呢?
(資料圖)
導致一款車停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銷量上不去,雖然普拉多曾經擁有過輝煌的成績,如今也依然有很多人喜歡這款車,但放到整個汽車市場上來看普拉多的銷量表現并不好,導致銷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一汽豐田產品規劃失誤
首先,一汽豐田對于自家產品的規劃存在失誤。在普拉多剛國產的時候,一汽豐田錯誤地將2.7L車型一刀切了,豐田認為2.7L車型動力無法滿足消費者,于是一心只推出排量大但價格高的4.0L車型,但4.0L的高價格卻讓大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銷量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2、車型存在減配現象
當豐田認識到這個失誤之后,隨即推出了2.7L和3.5L兩款繼任車型,但緊接著又犯了另一個失誤,那就是減配。新款3.5升國產普拉多將原本的全時四驅改成了分時四驅,并且取消了后橋機械式中央差速鎖等配置,這些減配行為實在是非常惡心,也讓很多消費者徹底炸毛。
而對于2.7L的國產普拉多,該車不僅動力表現差,油耗還比3.5L車型高出一截,以致于消費者紛紛表示對國產普拉多失去了信心。
3、平行進口誘惑大
除了一汽豐田的自身因素外,普拉多的進口車型也對國產普拉多銷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由于近年來平行進口的普拉多在價格上要比國產車型還要便宜,尤其是中東版的普拉多,在性價比上遠勝于國產車型,這讓許多消費者紛紛轉投進口車的懷抱。
4、受國六排放政策的影響
另外隨著今年國六排放標準全面實施,這項被譽為史上最嚴排放標準的法規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普拉多并沒有符合國六排放的車型,當然以豐田的技術儲備而言,加入“國六”大軍并不需要耗費太高的成本,但是在權衡利弊之下,豐田還是決定停產該車型。
豐田將拿什么代替國產普拉多?
根據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此前發布的一份文件顯示,原本用于生產普拉多的工廠產能將被用來生產亞洲龍,而一汽豐田也并未表態是否引入其他車型,至于未來新一代普拉多是否會采取官方進口的方式繼續在中國市場銷售,目前也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