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中國新能源SUV徹底“火了一把”。
(資料圖片)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相比于處于下滑狀態的轎車,7月中國SUV達銷量84.3輛,同比增長1.4%,成為了三大汽車品類的“頂流?!迸c此同時,在7月,中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達到64.1萬輛,同比增長31.9%,累計銷量372.5萬輛,同比增長36.3%。
而總覽整個中國市場,SUV銷量的穩中有進,離不開新能源SUV所做的貢獻,尤其是榜單前列的“頂流”產品,幾乎瓜分了新能源SUV市場的大半江山。
比亞迪:新能源的最大贏家
具體來看,7月新能源SUV銷量榜單最大的贏家莫過于比亞迪。
在銷量榜單前15位中,比亞迪共有4款產品上榜,有三款都位列前五。其中,宋PLUS新能源單月銷量達29991輛。
而在6月下旬,以15.98-18.98萬元的官方指導價正式上市的宋PLUS冠軍版車型,基于海洋美學的全面煥新,為宋PLUS新能源的市場表現再度“注入活力”。
此外,在比亞迪“人才輩出”的王朝系列產品中,元PLUS、宋Pro新能源、唐新能源的銷量則分別達到了23594輛、18800輛、12662輛。
而其中對于比亞迪意義最為重大的莫過于唐新能源,畢竟作為“王朝系列”的元老,在今年6月比亞迪唐與比亞迪漢累計銷量雙雙突破50萬,唐累計銷量達505062輛。
值得一提的是,唐也是中國品牌少有的、平均成交價超過20W的主流品牌產品,這說明了比亞迪品牌向上的成功與中國消費者對于比亞迪品牌的認可度在不斷攀升。
特斯拉:Model Y仍然是標桿
論高端新能源市場的“統治力”,還是得來自大洋彼岸的特斯拉。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7月,特斯拉Model Y單月銷量達23632輛,這臺堪稱中國高端新能源SUV“全民公敵”的產品,自2021年1月在中國市場上市以來,常常被其他高端新能源“玩家”拉出來對標,但至今仍然屹立在金字塔尖,而對于這臺車,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止于它酷炫的外觀、強大的智能與動力水平,更在于它上市以來的多次價格調整。
據悉,僅在2023年特斯拉Model Y就已經歷經了2次較大的價格調整,一次是今年1月至高4.8萬的下調,恰好迎合了年初車市的價格戰,還有一次便是8月14日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從31.39萬調整到29.99萬,高性能版從36.39萬調整為34.99萬,官方直降1.4萬后,預計8月的特斯拉Model Y還能夠更進一步。
埃安:AION Y悶聲發大財
在7月銷量榜單前五中,銷量達17861輛的AION Y可謂“悶聲發大財”的典型。
相比于部分高調張揚的新能源品牌,近年來廣汽埃安不顯山不露水地便把業績做起來了,廣汽埃安的崛起之路,沒有一上來直接劍指高端市場的品牌,而是先走親民路線,把“群眾基礎”打好。
畢竟在中國市場,消費力量最龐大的仍是10-20W級市場,售價在11.98-20.26萬的AION Y剛剛好契合主流消費群體的需求,當然,AION Y的大空間、大屏與長續航所構成的同級領先實力,也是其賣座的重要原因。
在品牌已經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基礎上,不久前AION Y牌發布全新Logo“AI神箭”并推出了基于全新一代高端純電專屬平臺AEP3.0打造的全新Hyper高端序列產品,開始全面發力高端新能源市場。
新勢力:理想贏最大
此外,榜單前十五主要還有兩股勢力,一股是傳統主機廠近年來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一股是從激烈競爭中成功存活下來的“初代”造車新勢力。
其中造車新勢力以理想汽車領銜,旗下理想L7、理想L8與理想L9均“榜上有名”,銷量分別達到13389輛、11315輛和9425輛。
不得不說,理想汽車的成績真的非常“理想”,畢竟目前理想汽車旗下全部3款在售車型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并且每臺車的官方指導價均在30W+起步。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最早做增程式產品的品牌,在國補全面退坡之際,理想汽車的贏面非常大,畢竟今年以來相比純電產品,混動、增程類的產品漲勢喜人,并且至少在未來5-10年內熱度不減,而近兩年國內增程式產品的普及度也在不斷攀升,理想汽車可以稱得上是國內做增程式產品最有經驗的品牌之一了。
此外,蔚來ES6在7月單月銷量達11118輛、零跑C11單月銷量達9283輛,同樣是實力不俗的“新勢力”SUV。
傳統主機廠:逐漸發力,未來可期
2023年,按照乘聯會的估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36%。
事實上,根據乘聯會統計的數據,在2023年7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就已經達到了36.1%,眼看著新能源市場與傳統燃油車市場從一九分、二八分馬上就要到三七分甚至四六分,對于傳統主機廠而言,轉型迫在眉睫。
因此,在近年來,明顯可以看到傳統主機廠加速在新能源賽道的新品牌、新產品布局。
其中在今年2月才正式發布的吉利銀河高端序列旗下首款產品銀河L7在7月銷量達到了10058輛,成績不俗。
長安汽車在此前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深藍汽車旗下第二款車型,也是第一臺新能源SUV是一臺上市于6月25的“新鮮產品”,7月是這款新車上市后的首個完整月,即取得了6912輛的好成績,未來可期。
此外,在傳統燃油車市場,哈弗一直是中國SUV的引領者,隨著近年來哈弗不斷推進品牌轉型進程,努力也終將取得好的成果。
在7月,哈弗梟龍銷量達到了6197輛,而緊隨其后的是同樣歸屬于長城集團的魏牌藍山DHT-PHEV,銷量達5566輛,作為中國“資歷”最深厚的自主高端品牌,魏牌也將在細水長流的成長過程中,逐步建立自己的優勢及地位。
寫在最后:
中國高端新能源市場仍然有“新玩家”在源源不斷地涌入,而2023年注定將是傳統主機廠面向電氣化時代轉型全面“爆發”的一年。
通過7月新能源SUV銷量榜單可以看出,比亞迪與特斯拉仍然是親民市場與高端市場的引領者,而隨著傳統主機廠的深度布局,并利用現有優勢轉化客戶資源,或許在短時間內能夠實現一定的追趕,2023年,無論是SUV還是轎車、MPV新能源市場,注定瞬息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