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是,當前新能源汽車還需掃清兩大障礙,才能得到長足發展。那便是里程焦慮與充電焦慮。
前者,冬天表現最為明顯。受低溫影響,續航里程會有縮水現象。后者主要集中在節假日期間。由于充電樁分布不均,導致長途出行的新能源車主,一樁難求。
今年夏天,充電問題進一步顯現。目前,已有不少新能源車主反饋,充電費價格飆升。其中,鄭州、青島等多地,充電費用上漲明顯,甚至部分地區漲幅高達87%。
以上海某地為例,同一時間段充電費用從之前的1.15元/度,上漲到2.15元/度。面對蹭蹭往上漲的充電費,不少車主直呼開不起新能源汽車了,甚至有人懷疑自己被割韭菜了。
其實,充電費漲價,與割韭菜沒有任何關系,主要受三方面影響。
一是,電價調整。根據新的電價方案顯示,將大型充電站的用電被劃歸為工業用電。二是,受供求關系影響。由于夏天處于用電高峰期,電價會有所上漲。三是,充電樁運營商提價求生。充電樁屬于重資產投資,多數運營商陷入虧損狀態。為了活下去,只能漲價換取生存空間。
那是不是意味著,以后充電費會一直維持高價位?
別擔心,有地區已經出手,試圖給充電費“降溫”。據悉,海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于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費收費標準的通知》。
根據《通知》,9月1日起,海口電動汽車(不區分車型)充電服務費上限標準為0.65元/千瓦時(不包含電費)。
相信在明確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上限標準以后,電費價格有望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