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雖然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的說法甚囂塵上,但在氫能源時代到來之前,純電動汽車只會作為燃油車的配角互補共存。
有著國家政策的眷顧加上燃油和用電成本上的對比來說,目前的純電動汽車確實比燃油車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但是因為電池的續(xù)航能力和充電時間以及不適合高速行駛等因素的影響,所以這點優(yōu)勢又有著極大局限性,而且也遠不足以能到取代燃油車的地步。
至于眾說紛紜的各國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大家可以見仁見智,禁售燃油車不代表就是目前的純電動汽車一統(tǒng)天下。而且純電動汽車所用的電池也根本算不上是什么環(huán)保新能源,這個禁售時間表或者就是一種環(huán)保新能源面世的時間表,這個禁售時間表或者只是一種環(huán)保新能源面世的時間表。
中學學過物理化學的同學都應該明白,水的化學成份是H2O,也就是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組成,而其中的氫是一種可燃氣體。氫氣燃燒的化學過程是2H2+O22=2H2O.也就是氫氣加氧氣然后會成為水。所以氫能源才是真正的0排放環(huán)保能源。只不過一直以來把氫從水中分離出來的提煉成本居高不下,難以實現(xiàn)量產(chǎn)民用。
所以在氫能源的提煉成本尚不能達到量產(chǎn)的情況下,燃油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只會互補共存而不是誰取代誰。
一旦氫能源的提煉成本有了突破,未來的汽車也是首先會以燃燒氫燃料的內(nèi)燃發(fā)動機產(chǎn)生動力通過變速箱推動汽車,因為變速箱不同齒輪比的杠桿原理能最大效率地發(fā)揮動力輸出。整個原理和現(xiàn)在的燃油發(fā)動機相比,不同的只是燃料從汽油柴油變成了氫燃料。
這種模式同樣也可以加入目前的雙擎輕混模式,以達到最大程度的能效充分利用。所以無論目前的燃油車還是將來的氫燃料車,混合動力都是最佳選擇。
對于沒有變速箱技術或者想壓縮制造成本的車企,也可以使用氫燃料電池直接驅動馬達,或者讓氫與空氣中的氧在燃料電池中產(chǎn)生電力給電動機輸出動力從而驅動汽車。驅動模式和目前的純電動汽車一樣,只是電池不同,但這種驅動模式存在著多了一次能量轉換,根據(jù)能量轉換定律,轉換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損耗。只不過可以省略高技術含量的多擋變速箱和燃料發(fā)動機的研發(fā)和材料成本。在0排放的基礎上也不失是一種好模式。
作為普通消費者購買汽車,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用車需求來選擇一臺適合自己車型。雖然目前國家對新能源電動汽車有著多方面的政策補貼加持,但是如果你購買純電動汽車時,不切實際地去買一臺幾十萬+的純電動汽車,那么本來國家對個人的惠顧部分也都給車企得走了,除非你人雖不傻但錢多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