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知青歲月雖已遠去,知青精神歷久彌新。4月5日,方城縣四里店鎮召開“緬懷知青歲月 感恩青春奉獻”座談會,18名曾經在當地下鄉插隊的知青代表重返當年耕耘的土地,憶往昔,話變遷,憧未來,訴情感。
座談會上,四里店鎮黨委書記白金剛向知青們通報了近年來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聽取他們對鎮黨委、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邀請他們常回曾經奉獻過青春、揮灑過汗水的土地上走走看看,追尋先烈足跡,砥礪奮斗精神,勉勵他們退休不退志、離崗不離心,繼續發揮光和熱,為四里店鎮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建言獻策、添磚加瓦。
座談會前,方城縣四里店鎮組織機關黨員干部與曾經在當地插隊的知青代表前往位于該鎮余莊村羅莊組的徐樹國烈士墓群,舉行祭掃活動。大家肅立默哀,向“四青年”紀念碑敬獻花籃和鮮花,寄托無限哀思,表達悼念之情,深切緬懷徐樹國、任萍等四位烈士,并集中觀摩鎮區建設。
據了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先后有四批70多名風華正茂的青年學生,從鄭州、南陽等地來到四里店人民公社插隊。他們與當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山鄉。春天,他們不顧春寒料峭,把握農時搶播種;夏天,他們頂烈日、戰酷暑,抗旱防澇,用心澆灌著每片禾苗;秋天,他們不管秋雨瀟瀟收獲莊稼,確保糧食顆粒歸倉;冬天,他們冒風雪、斗嚴寒,修水庫、造梯田。他們一年四季辛勤勞作,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難,乃至付出生命代價也無所畏懼。
1971年,來自鄭州的知青徐樹國、任萍和四里店人民公社羅莊大隊青年劉增貴、李兆林4人在一次改造大寨田的山地整治中,為排除開山炸石的啞炮,不幸同時遇難,他們中年齡最大的不到22周歲,卻將自己的生命和熱血奉獻給了四里店人民,永遠地與四里店的山山水水融在了一起,永遠地沉眠在了四里店這塊他們為之奮斗的熱土。
知青們紛紛表示,回首往事,歷歷在目;感受巨變,心潮澎湃;展望未來,豪情滿懷。站位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將大力傳承和弘揚知青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民情懷和“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雄心壯志,為四里店“第二故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