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12月27日電 日前,電影頻道《今日影評》迎來了開播以來的第100期節目。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賈磊磊、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主任李道新、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主任吳冠平、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周星、《影視獨舌》創始人李星文、中國傳媒大學索亞斌、北京電影學院教師葉航等業內專家對《今日影評》開播滿百期表示祝賀,齊贊這檔電視影評是“影評清流”。
熒屏前后態度大不同 電視影評具獨特公信力
談到電視影評與如今流行的網絡影評有何不同,張衛指出,藏在屏幕背后的匿名人士常常把情緒發揮到極致,而電視熒屏貨真價實,影評人現身熒屏面向觀眾,會擔起客觀、公正的責任,而不會把主觀情緒發揮到極致。電視影評的“露臉”效應會帶來影評的冷靜與節制。
李道新對此表示支持,認為電視影評欄目的能否產生公信力取決于影評是否具有公信力。“影評擁有自己的公信力,電視熒屏就擁有自己的公信力”。
吳冠平則直言,電視影評是一場演出,因為他對影評人的表達和形象方面有一定的要求。而事實上它的觀點不取決于影評人,而取決于制作節目的編導。
《今日影評》集專業化多元化一體 2017需要影評的力量
具體談到《今日影評》這檔欄目,作為資深電視人,張衛提到曾經也有很多電視臺都辦過,但慢慢地取消了。而《今日影評》取得較好收視成績的原因有三:第一,短平快,迅速地發表關于最新的電影的意見,跟網絡賽跑;第二,除了專業影評人,還邀請了各個方面的專家,正因為專業背景的多元化,使得它的影評很豐富;第三,專業精神,影評人在分析電影的時候,用各種電影專業的知識給觀眾電影文化的引導。
提及2017年電影輿論生態和影評將何去何從,吳冠平用一句話點名扼要:“在多元趣味和多元表達的格局中,我們需要《今日影評》。”對于電視的影評欄目,他特別想要給《今日影評》這個欄目點贊,“電影文化和電影藝術很多生動的東西是文字無法表達的,而通過電視是可以形象地傳達,這將是《今日影評》立于不敗之地,重塑電影的不二法寶”。
周星認為電影評論是電影文化生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電影評論的興旺也是電影興旺重要的支撐。《今日影評》在電視對電影評論方面進行了獨特的努力,希望節目能吸納更多的影評人,使中國電影在市場發展、文化躍進的時候有更多的評論力量,促使電影朝著文化的角度走。
《今日影評》是電影頻道的一檔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每期八分鐘,于每周一至周五晚間22點檔播出。節目自8月8日開播,在12月23日迎來第100期節目。《今日影評》發布權威電影評論聲音,分享獨家電影觀點,為觀眾提供正確的觀影指導,為國產電影提供宣傳窗口,正朝著中國電影評論的第一權威平臺的目標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