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天津北方網訊:“有訴求?找我,找我!”這是“95后”社區工作者李政的口頭禪。“這句話是小李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是讓我們居民心里倍感踏實的一句話?!鄙鐓^居民劉長起大爺說。
東升里社區是個老舊社區,低保、高齡居民多。李政于2022年9月通過招考來到該社區擔任民政專干,盡管工作時間短,但他對轄區居民情況已是“門兒清”。針對疫情期間買菜、買藥、就醫、出行等問題,李政和同事們通過社區網絡,組建起了一支為民服務小隊,為社區內的居民們排憂解難。這些天來,李政的辦公桌上一直堆著多個大小不一、顏色不同的筆記本:黑色筆記本記錄的是居民們著急解決的問題:張大爺家的下水道堵了需要疏通;一獨居奶奶需要去醫院拿藥;王阿姨最近情緒不好,需要聯系心理咨詢師……而藍色筆記本記錄的,則是社區低保困難人群的基本情況和特殊需求。看著筆記本上不同顏色的筆跡和標注,很難想象這是一名社工“新手”的工作日志。
為人熱情、服務周到、身體好、腦子快,是劉長起大爺對李政的印象。今年63歲的劉大爺沒有子女,獨自居住,依靠低保度日。之前,劉大爺的腿上長了囊腫,嚴重影響走路。“我只有一部老年手機,掛號取藥都不會,怎么去看病呀?”劉大爺忍著疼痛來到居委會,說出了自己的困難?!按鬆敚鷦e著急,我可以陪您去看?。 闭谥蛋嗟睦钫⒋鬆敵兄Z,自己會一直陪著他,直到康復為止。“我真的很感謝小李,真沒想到,我也能享受一回兒孫福!”康復后,劉大爺笑著說。原來,劉大爺去北辰醫院看病,李政次次陪護前往;老人經濟拮據,李政先后墊付了兩千多元醫藥費;老人住院手術后多次換藥、復診,李政始終在老人身旁耐心細致照顧?!袄蟿?,你真幸福,你兒子多孝順?。 币煌瑩Q藥的“病友”笑著對劉大爺說。當劉大爺想把實話告訴對方時,李政說:“您就把我成當您孩子吧!”
有了“孩子”的陪伴,劉大爺身體逐漸康復,本來沉寂無聲的老年手機,也時常響起歡快的鈴聲,那多半是李政和同事們放心不下打來的電話。以往,劉大爺的手機很少接到電話,許多天都不用充電;沒想到因病求助社區后,多了很多鄰里歡樂和生活煙火氣。
和李政一樣,在東升里小區,社區工作者們時時處處“急老人之所急”,社工劉妍拎著20斤蔬菜“一口氣上四樓”送到老年居民家,網格員張鈺定期幫助患有基礎疾病的老人買藥儼然成了“社區小藥師”……社區工作者們用心付出,用自己對基層工作的熱情,溫暖了社區居民的心,得到廣大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的認可和點贊。(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