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
白衣天使全力以赴救治病人。 本報記者 周偉攝
天津北方網訊:時下是心血管疾病高發季,加上新冠病毒感染的疊加,危重癥患者的救治對醫療機構特別是重癥醫學科救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近日,記者走進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這里的白衣天使正全力以赴救治病人。
(相關資料圖)
急診是醫院搶救生命的前沿陣地,在泰心醫院急診室里,大清早即可看到醫護人員緊張忙碌的身影。
“牢牢守住門診、手術、病房每一個戰場,這是我們的職責。我們多一份堅持,患者就多一份安康!”泰心醫院心內四科主任張峰說,作為臨床一線醫生,不僅要為病人解除病痛,還要安撫他們的緊張心理。
近期該院急診科患者數量猛增,元旦期間,單日急診最高峰達293人次,這個數據是往常的近5倍,當中,危、急、重患者比例均有增加。為此,醫院調集了大量醫務人員支援急診科,同時,第一時間對候診患者進行指氧飽和度和心率檢測,快速識別與分流危重癥患者,確保心率異常、氧飽和度低的患者優先就診。
為了讓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泰心醫院在原有重癥監護室力量基礎上,組織精英醫護人員充實到新增設的重癥區,進一步加強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此外,為最大限度救治重癥患者,泰心醫院未雨綢繆,全院統籌呼吸機、ECMO等重癥救治設備的使用,改善氧氣供應條件,時刻做好緊急A-V(靜脈到動脈)和V-V(靜脈到靜脈)ECMO的人力、設備與耗材的一級戰備。
“為確保所有重癥和有猝死高風險的患者能及時得到救治。在三天時間里,醫院緊急對8間手術室進行改造,增加32張重癥ICU床位。擴容后,重癥監護床位從原本已超額完成規定的96張增至128張,占全院總床位的32%。自去年12月25日始,重癥床位使用率由64.5%逐漸增長至95%以上!”泰心醫院急診及心臟重癥監護病房(CCU)主任、胸痛中心醫療總監宋昱說,元旦以來,泰心醫院加速病房周轉速度,使重癥病房保持高位可用狀態。在此基礎上,醫院又在病區增設25張二級監護床位,保證隨時能用。
“對三級醫療機構而言,集中力量救助重癥患者是當前的重中之重。泰心醫院已成立專家組,除了為全院重癥患者會診外,每日還聯合查房確定符合轉出標準的患者名單,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一二級醫療機構緊密對接,有計劃地完成輕癥患者下轉。解決后端梗阻,使全院平均住院日降至4.3天。”泰心醫院院長劉曉程說,泰心醫院分別與其所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點對點”醫療信息對接,為患者提供全面連續、有效及時和個性化的醫療保健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結合他們的身體情況作出綜合判斷,一旦患者突發緊急情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通過綠色通道上轉至專科醫院進行診療。目前,有120余名病情穩定的患者按既定流程轉出。
“醫院自主研發的實時動態監護可穿戴設備及系列配套軟硬件系統,使全部住院病人的心電、血壓、脈氧等生命指征得以實時無線傳輸、實時無線報警的基礎上,又為重癥監護室調配了8臺中央監護站,通過嚴格設置生命參數上下限自動報警區間,實現了床邊機、中央站和移動狀態醫護人員掌上PDA三設備的實時報警。”泰心互聯網醫院醫療部主任王雄關說,這種三重實時報警網絡系統使醫護人員對突發事件能迅速作出反應,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時的診療服務。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介入手術量持續處于高位,平均每天約100臺。接受介入治療的患者中有些是合并新冠感染患者,還有很多危重病人,攜帶著各種儀器設備到介入中心,對醫護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泰心醫院介入中心護士長王海江說。
“大家加班加點,奮戰在一起。現在,病人已陸續康復,看到他們的笑容,我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泰心醫院兒科ICU副主任李志朋如是說。(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