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今年,我篩選培育了46個菊花新品種,三年穩定期栽植后,才能確認是否保留品種,然后定名字……”昨天下午,陳欣身穿工作服在水上公園花棚里邊修剪花枝,邊向記者講述培育菊花的故事。
43歲的陳欣是水上公園景觀管理中心菊花組組長兼“中國菊藝大師葉家良工作室”負責人。從2000年至今,他主攻品種菊新品種育種,擅長獨本菊、多頭菊和綠菊的育種研究。近10年來,他培育了191個菊花品種。勤奮好學、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他,從一名普通員工迅速成長為一名技藝精湛的“中國菊藝新星”,讓“津菊”享譽全國。他曾獲得“中國菊藝新星”“全國綠化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前不久當選天津市人大代表。
(資料圖)
逐夢花棚下苦功
自2000年走出校園,陳欣懷揣著夢想走進水上公園菊花組,追隨中國菊藝大師、菊花狀元葉家良從事專業菊花栽培工作。2014年他正式拜師葉家良,成為“津派文人養菊傳統技法”第四代傳承人,開始菊花栽培專業技術的鉆研,習得了對一些常見菊花品種能夠“觀葉知花”的絕活兒,同時熟悉和掌握了許多菊花品種的生長習性。
他時刻不忘為自己“充電”“加油”,工作中認真向師傅討教經驗,與其他省市的養菊藝人交流新經驗、新方法。經過數年堅持,他的文化素養、技能水平有了質的飛躍,成為菊花行業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操技能的菊藝專家。從業至今,他選育成功的菊花新品種共有191個,已累計獲得獎項113個。
帶動菊友傳技藝
“老師,后長出的腋芽要剪掉嗎?”水上菊友群里,菊友們在不停地提問養菊問題。菊藝大師葉家良和愛徒陳欣一一作答。
水上公園每年一次的菊展,總會帶動一批熱愛藝菊的市民。2022年6月11日,水上公園在全市開展贈菊苗活動中,藝菊愛好者踴躍參加,有240人參與,領走1200盆菊苗。為了幫菊友養好菊花,水上公園菊花組還建立了“水上菊友群”,由專業人士進行菊花養植內容的答疑解惑。
由于公園菊花組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葉家良和陳欣都是在下班后解答菊友們的問題,每周一、三、五在群里傳播菊花知識,從來沒有間斷過。二人對菊花的摯愛和毫無保留的傳承,也感染群里每位菊友,深深地體會到養菊的艱辛和不易,感嘆每一朵菊花的來之不易。
克服困難獲殊榮
只要進入花圃,陳欣就像著了魔一樣,一待就是幾個小時,仔細觀察菊花生長變化、葉片顏色變化,判定植株是否正常生長,檢查有無病蟲害和盆土干濕情況,確定什么時候澆水等等。夜間,他經常主動值班,持續觀察菊花夜間的生長習性。
2019年7月,水上公園參加上海全國菊花展覽會,正趕上陳欣的父親病逝。陳欣給父親辦完后事,立即投入到了參展準備。那時他的女兒剛3個月,也正是需要照料的階段,他仍全身心地投入菊花參展工作。值得欣慰的是,那年全國第十三屆菊展(上海),水上公園代表天津獲得了34個獎項。
2021年9月,陳欣因頸椎椎管狹窄、壓迫神經,導致左臂疼痛,左手不能抬起,也不能拿任何物品。但他仍然堅持每天治療結束后回單位繼續工作。由于左臂疼痛,只能用右手提著重10多斤的水壺給菊花澆水。
2022年,水上公園“津派文人養菊傳統栽培技法”成功入選天津市南開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當選市人大代表后,陳欣說:“我肩上的責任更大了,要在傳承津派文人養菊的道路上做得更好,在菊花栽培上再立新功。”(津云新聞編輯靳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