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從小聽著雷鋒故事長大的肖永彬,17年來堅持無償獻血,盡己所能幫助他人,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新時代“雷鋒精神”。不久前,肖永彬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100次無償獻血。
家住北辰區佳榮里社區的肖永彬,今年42歲,是一名“80后”公交車司機。用他自己的話說:“雖然人到中年,鬢角都有了白頭發,但心里始終覺得自己是個熱血青年。”日前,在天津市血液中心完成了第100次獻血,肖永彬打開手機上的電子無償獻血證看了很久。“獻血總次數:100次”的字樣,不僅是他17年來無私奉獻的記錄,也是一份生命中珍貴的禮物。
2006年10月,一次偶然的機會,肖永彬走上了獻血車。當時,20多歲的肖永彬自己也沒有想到,從此他便與無償獻血結緣,開啟了百次獻血的第一步。“第一次獻血,心里還是有些緊張和忐忑。但一登上獻血車,坐下來準備抽血時,突然感覺特別踏實。那時候年輕,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想到能通過自己的付出幫助別人,甚至是挽救他人的生命,我覺得特別激動和自豪。”肖永彬回想起第一次獻血的情景,依然熱血沸騰。
從剛開始在獻血車上采全血,到后來每半個月到天津市血液中心單采一次血小板,轉眼17年過去了,肖永彬成為了獻血“常客”。即便平時工作再繁忙,肖永彬也會按時抽出時間去獻血。他打趣地說:“獻血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習慣,好像每半個月不去抽點血,就感覺不舒服似的。”
當善行成為一種習慣,肖永彬默默無聞地做著好事,在無私奉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
公交司機的工作辛苦而忙碌,但對肖永斌來說,這個職業也帶給了他很多難忘的經歷。在單位,肖永彬是人盡皆知的“熱心腸”。他每天堅持提早到崗,檢車車輛、做衛生、消毒,收車后做例保都已經成為他的日常習慣。
提起肖永彬,同事們都豎起大拇指。在大家眼中,肖永彬開車穩當又準時,車上環境也干凈利落。不僅如此,肖永彬工作以來撿到的錢包、手機、外套、帽子、雨傘等物品不計其數,是車隊里有名的“拾金不昧”好司機。每當看到有行動不便的老人,肖永彬都會主動上前幫忙;看到手提重物的乘客也會搭把手;看到老人、孕婦乘車沒有座位的時候,他會倡議大家給老人、孕婦讓個座。
“雖然這份工作很普通,但作為服務行業,每天和來自四面八方的乘客打交道,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公交行業的形象,甚至可以說代表著這個城市的面貌。做好本職工作,在別人需要時伸一把手,用自己的行動傳遞正能量。”肖永彬說得實在。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從“熱血”青年到“熱血”中年,肖永彬堅定地說,只要自己身體允許,他會堅持參與無償獻血,將這份愛心一直接續下去。“這幾年,我更加注意保養身體。一方面是為了自己和家人,還有一方面就是想能多獻幾年血,幫助更多人。”肖永彬說。(津云新聞編輯鄧坤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