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天津北方網訊:重度失能人員多數居家生活,由親屬、保姆等提供日常照料。近日,市醫保局發文,堅持“六個做好”,對通過親屬、保姆等開展長護險親情照護服務情形進行規范,進一步提高長護險基金使用效能和長期護理服務質量。
做好親情照護人員培訓。重度失能人員自主選定的照護人員,按規定參加專業培訓獲得相關結業證書并參加不少于2個月的實踐培訓后,納入親情照護人員管理。
做好親情照護人員實名管理。重度失能人員與親情照護人員協商一致后,在享受親情照護期間,實行1對1綁定管理;申請與其他符合條件的親情照護人員綁定的,可以提出申請,并自審核通過后的次月起享受長護險待遇。
做好親情照護護理服務。親情照護人員給重度失能人員提供的服務為頭面部清潔、洗發、剃胡須、口腔清潔與護理、指/趾甲護理等基本生活照料服務。在此基礎上,重度失能人員還可以申請定點護理機構提供沐浴/擦浴、協助排泄、膀胱造瘺口、傷口換藥等專業護理服務。
做好親情照護待遇支付管理。重度失能人員由親情照護人員提供基本生活護理服務的,長護險基金每月給親情照護人員支付750元;同時申請定點護理機構專業照護人員提供專業護理服務的,專業護理服務部分最高支付限額每月1100元,由長護險基金支付75%,個人負擔25%。
做好親情照護服務行為監督。親情照護人員提供居家護理服務時,月服務累計時長要達到15個小時,并按要求定期進行服務打卡和護理服務記錄上傳。長護險經辦機構應通過視頻稽核、線下走訪等方式加強對親情照護服務的巡查檢查,確保親情照護服務過程真實。
做好親情照護服務過渡管理。在2023年7月1日前已連續提供3個月(含)以上居家護理服務的長護險居家護理服務人員,臨時性納入親情照護人員管理,在按要求接受不少于2個月的實踐培訓后,正式納入親情照護人員管理。(津云新聞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