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6 月后 A 股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預告披露開始明顯加速。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A股整體熱度有所上升,但板塊輪動格局下熱點依舊不好把握,建議投資者從成長性角度擇優配置。就目前已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來看,雖然絕大部分公司業績呈現增長態勢,但考慮到數量較小,行業成長性還需等待更多公司披露相關數據。故建議投資者可結合 2021 年年報、2022 年一季度,以及行業景氣度持續情況綜合判斷成長性,關注國防軍工、新能源光伏、大基建等行業。
01
國防軍工四主線布局
2022年一季度國防軍工板塊營收同比增長19.18%,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8.97%,季度財務指標重拾快速增長勢頭,行業高景氣有望延續。行業人士預計2022年軍工板塊營收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增長20%和35%。供給端,2021年軍工板塊公布擴產計劃達56項,為2018年以來新高,擴產動作明顯。
銀河證券分析師李良指出,國內視角下,國防預算重回7%增速,未來有望維持6%-8%的增速。改革視角下,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截至2021年末,十大軍工集團已完成70%的改革任務,2022年改革將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重磅甚至破冰式改革有望突破。“國企改革”有望成為2022年和2023年軍工板塊投資的重要主線之一。全球視角之下,俄烏局勢或從多方面影響我國國防工業建設,包括促進我國軍費增長、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和國際軍貿突破等。
在國防建設、裝備更新升級、國產化替代的牽引下,國防軍工行業將繼續保持高景氣度,結合當前估值水平,維持行業“增持”評級。光大證券分析師王銳建議投資者沿軍工電子及信息化、軍工新材料、航空、艦船4條主線進行布局。軍工電子及信息化主線,推薦振華科技、中航光電、宏達電子、航天電器、國睿科技;軍工新材料主線推薦中航高科、光威復材;航空主線,推薦中航沈飛、航發動力、愛樂達;艦船主線,推薦中國船舶等。
潛力股精選
振華科技(000733)
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1.8億元至13.3億元,同比增長129%至158%。公司高附加值、高性能及新研產品在重點領域的應用得到持續提高,產品結構改善疊加規模效應,公司盈利能力顯著增強。方正證券指出,之前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5.18億元,用于半導體功率器件產能提升、混合集成電路柔性智能制造能力提升、新型阻容元件生產線建設、繼電器及控制組件數智化生產線建設以及開關及顯控組件研發與產業化能力建設等項目。項目建設將進一步鞏固公司的市場地位,有利于公司的長遠持續發展。
中航光電(002179)
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環比增長 32.65%,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100.35%。營收增速、利潤環比大幅改善,表明公司防務產品交付恢復正常節奏。首創證券指出,十四五期間,國防信息化程度不斷提升,公司防務用連接器交付量持續增長;隨著全球5G建設進入關鍵期及新能源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公司民品將不斷發力,增速甚至超過防務產品,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貢獻板塊。此外,光電技術產業基地(二期)預計今年建成達產,華南產業基地項目一期、二期預計分別在2023年、2025年達產,基礎器件產業園項目 (一期) 預計在2024年達產,隨著產能逐年釋放,公司業績有望再攀高峰。
中航高科(600862)
公司將顯著受益軍民市場共驅碳纖維復材行業的持久高增長。軍用方面,復合材料在先進戰機上的用量占比持續提升,殲擊機復材占比從二代機的10%以下提升至四代機的30%以上;民用方面,窄體客機復材占比接近20%,寬體客機復材占比可達50%以 上 。 公 司 將 借 助 C919、CR929、ARJ500配套分享廣闊市場。浙商證券指出,公司全資子公司中航復材擬與多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中航贏創復合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展PMI泡沫業務。此次公司通過投資設立中航贏創的方式拓展PMI泡沫業務,有利于推動公司完善材料技術體系,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不斷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中航沈飛(600760)
公司隸屬中航工業集團,于2017年底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實現整體上市,成為A股戰斗機唯一上市平臺,稀缺性明顯。國盛證券指出,在我軍機“補量”、“提質”背景下,沈飛主力戰斗機殲-11、15、16 將迎來訂單增長。目前我國軍工制造業正處于大的發展機遇期,現代戰爭模式的轉變、我軍戰略轉型的需要及周邊局勢的變化使海、空軍對于先進戰斗機的需求加大、加速。公司在產主力機型殲-11、15、16技術已趨成熟,我們預計能夠形成穩中有增的產出。綜合考慮到公司訂單需求確定性較大、公司積極推進均衡生產使得階段性業績兌現的確定性較高、募投項目逐步投產使得產能有望繼續擴大。
02
新能源光伏裝機有望持續高增
硅料價格上漲、下游裝機需求爆發……最近新能源光伏板塊業績加速增長。中原證券分析師唐俊男指出,受央企集中式電站延期項目在今年落地,分布式光伏裝機持續發力等因素影響,2022年一季度國內光伏裝機大幅增長。印度市場規避關稅增加備貨需求,地緣政治沖突加快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進度,海外市場裝機需求超預期。得益于下游旺盛的裝機需求、規模效應和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光伏板塊量、利齊升,產業鏈上游獲利豐厚。
隨著下半年傳統光伏裝機的旺季的到來,在全球新冠疫情走向后期、海運物流趨于通暢、地緣政治導致的能源安全要求提升以及硅料供應逐步寬裕、系統成本有望再度降低的背景下,唐俊男預計2022年國內外光伏景氣度較高,裝機有望高速增長。旺盛的市場需求將拉高產業鏈所有環節收入,但由于供需結構的差異,各環節景氣度存在明顯不同。
基于供應能力及需求超我們預期,當前為布局良機。東吳證券上調2022年全球光伏裝機至240-250GW,同比增長超過50%,其中國內需求85-95GW,同比增長90%左右。海外需求 150-160GW,同比增長超過30%。東吳證券分析師曾朵建議投資者關注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錦浪科技、陽光電源、禾邁股份、固德威,、福斯特、福萊特、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愛旭股份等。
潛力股精選
隆基綠能(601012)
公司持續投入研發推進技術進步,HJT電池研發方面,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研究所測試公布隆基HJT 電池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在TOPCon電池領域,公司的兩型號電池也分別取得了世界最高轉換效率。同時,公司積極布局BIPV及光伏制氫業務,可望打開更多應用場景。公司多條技術路徑布局新光伏電池技術,表現積極而穩健,龍頭地位穩固。世紀證券指出,短期看,雖然上游硅料漲價大漲導致產業鏈不平衡,但公司作為垂直一體化龍頭,抗壓能力更強。長期看,公司持續投入研發推進技術進步,垂直一體化戰略成效顯著,規模、技術、品牌優勢將保障公司持續受益光伏行業的長期發展。
晶澳科技(002459)
公司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收123.21億元,同比增長77.1%;歸母凈利潤 7.50 億元,同比增長378.3%。2021年度公司電池組件出貨量 25.45GW,同比增長 60.3%,位于全球第二,其中海外出貨占比60%,連續5年出貨量穩居全球前三名。信達證券指出,公司加大分銷渠道銷售力度,分銷出貨量占比提升至35%。2022全年電池組件出貨目標35-40GW,凈利潤大幅提升的原因是銷售量規模擴大且價格同向提升。產能方面,截至2021年底組件產能近40GW,到2022年底規劃組件產能超50GW,硅片和電池產能會繼續保持組件產能的80%左右。
天合光能(688599)
公司計劃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新能源產業園,本項目旨在引領N型技術進步,帶來盈利結構性提升,公司前瞻布局上游以推動N型技術發展轉型。東吳證券指出,公司對美出貨恢復正常,盈利結構逐步改善,我們預計全年組件出貨超過40GW。公司分布式系統前瞻布局,我們預計2022年出貨5-6GW,同比翻倍增長,二季度出貨1.2GW,環比增長超過20%。合資硅料廠2022年下半年投產,我們預計權益產能1.5萬噸,貢獻利潤增量。組件、分布式兩大業務表現亮眼,跟蹤支架貢獻正盈利,全年量利雙升。全年看2022年下半年隨硅料產能釋放,公司盈利進一步提升。
晶科能源(688223)
公司截至 2021 年底硅片、電池、組件環節產能分別為 32.5、24、 45GW。 全 球 市 占 率 從 2011年的2.5%提升至2020年的14.4%,2021 年 實 現 組 件 出 貨 22.23GW,同增 22%左右,龍頭地位穩固。乘 TOPCon 風,公司進一步提高盈利和市場份額,長期目標市占率 20-25%。東吳證券指出,公司建設全球化生產布局,在東南亞設立 7GW 的硅片-電池-組件的一體化產能,或有效規避部分關稅,同時回 A 上市后加大國內市場的拓展,提高分銷市場份額,享受中國和歐美市場的需求快速發展。我們預計公司 2022 年組件出貨達40GW,同比增長約80%。
03
大基建景氣上行貫穿全年
2022年4月基建投資數據均受到疫情明顯沖擊,但基建投資各細分行業均表現出較強韌性。在制造業和基建的共同作用下,5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升。基建發力明顯,5月同比增速為7.9%,較4月回升3.6%,主要是政府專項債發行前置,項目資金情況良好。近期國常會上再次強調立足穩增長,擴大有效投資,積極調動民間資本,在項目參與范圍、手續辦理、金融機構貸款等方面對民間資本予以支持,以便激發投資活力。基建投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政策支持覆蓋面逐步擴大,而且在信貸融資、審批流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保證重點項目平穩運行。有行業人士指出,隨著國家“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以及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基建投資增速將逐步回暖,看好2022年貫穿全年的基建行業景氣度上行投資機會。
基建行業中,建筑央企優勢顯然更為突出。東北證券分析師王小勇指出,建筑央企國企擁有顯著的成本優勢。同時工程項目智能化、大型化趨勢明顯,而央國企具有更優的人員配置、技術儲備和管理能力,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建筑央國企的市場角色也正在漸漸改善。同時疊加專項債政策的加速釋放,建筑板塊景氣度持續上升。建議關注中國建筑、中國中鐵、中國中冶、中國電建、中國化學、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能建等。
除央企外,基建產業鏈方向明確,需求確定性較高。開源證券張緒成建議投資者關注東方雨虹、科順股份、三棵樹、海螺水泥、華新水泥、偉星新材等。
潛力股精選
中國建筑(601668)
公司合同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2022年1-4月實現新簽合同總額11318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4月公司新簽合同總額同比增長22%,房建、基建單月訂單同比增長30%、增長58%。國內疫情反復環境下,公司建筑業務新簽訂單保持強勁增長,未受到疫情明顯影響,或來自于國家“穩增長”政策發力帶動建筑業景氣度提升,以及公司作為龍頭企業經營區域相對分散,因此較中小企業以及區域性企業有更強的風險分散能力。光大證券指出,公司建筑業新簽訂單持續強勁,疫情環境下仍實現較強的經營韌性。整體來看,作為龍頭企業公司在房建、房地產等領域的競爭力無可撼動。
中國中鐵(601390)
公司發力水利工程業務,是對基建業務的重要補充,有望進一步增厚公司業績。興業證券指出,公司為綜合類建筑央企,水利工程業務目前占比較少,是公司大力培育的新興業務之一。此次公司收購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股權,一方面,有助于公司積累水利水電重大工程項目經驗,加速水利水電業務的發展,擴展公司增值服務,對基礎設施建設業務的重要補充,實現業務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從我國穩增長政策以及十四五規劃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建設是當前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以及未來補短板的重要方向,需求空間仍然廣闊,有助于公司搶占市場份額,進一步推動公司業績增長。
東方雨虹(002271)
公司在房地產行業政策持續收緊以及建材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內生競爭力盡顯,業績逆勢增長。受益于基建地產雙重發力,短期需求修復可期,長期成長邏輯不變。開源證券指出,公司防水業務具備顯著的規模優勢,產能加速布局和渠道擴張將進一步夯實防水龍頭地位;公司開展多品類擴展,與主業協同發展,補足C端增長動力;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建筑光伏一體化將成為分布式光伏的主流,公司深耕TPO防水卷材技術研發,先發優勢顯著,同時與晶澳科技、信義電源、瑞和股份開展TPO光伏一體化合作,積極開拓市場,有望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三棵樹(603737)
公司截止2021年底涂料產能規模達近200萬噸,未來有望形成3個百萬噸級生產基地及其他10個生產基地。公司在東部地區影響力顯著,華東及華南營收占比63%,未來更加廣泛的生產基地及銷售渠道布局有望轉化為強勁的市場影響力,全國一盤棋視角下市占率還有巨大提升空間。申港證券指出,中國建筑涂料行業大有可為,人均消費量尚不及美國60%,行業內群雄逐鹿,市場格局高度分散,仍未出現真正的王者。公司為本土涂料工業領導者,在家裝涂料領域市場份額位居第三,在工程涂料領域市場份額位居前二,是北京冬奧會涂料獨家供應商。歷史上實現了持續的成長,近五年營收增速均在30%以上。(本報記者 林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