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對外貿易不斷創造佳績,得益于對外貿易主體隊伍的進一步壯大。在新發展格局下,特別是自“三高四新”戰略定位提出以來,對于湖南的外貿發展和外貿主體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而言,湖南外貿主體仍存在競爭力不足、外貿載體建設不健全、外貿服務不優等問題,應多措并舉培育壯大湖南外貿主體,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突出優勢產業
實施“破零倍增”
首先要從規模上提升競爭力,持續實施外貿主體“破零倍增”行動,突出優勢產業,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外貿龍頭企業,為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提供制度創新的有力支撐。同時,向價值鏈延伸要競爭力。加快外貿出口主體在產業鏈服務端的價值延伸,切實通過提質增效和價值擴容來增強湖南外貿企業的競爭力,真正推動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加快發展。
向特色化發展要競爭力。支持中小外貿企業開展境外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產品認證和境外營銷網絡建設,推動中小外貿企業走“專精特新”國際化道路。四是向整合融通要競爭力。建立促進企企、校企合作機制,積極搭建資源共享平臺。深刻認識外貿競爭力與其他服務業之間的內在關系,注重外貿企業競爭軟實力和硬實力的同步發展、相互支撐,在外貿中凸顯湖南優勢、湖南資源,打造湖南在外貿領域的產業、人文、生態、科技等核心支撐要素完整體系。
培育外貿強縣
建設國際物流通道
圍繞縣域優勢產業、主推品種,做強延長外貿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培育一批重點外貿強縣。鼓勵市州健全外貿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加強行政區域載體建設,推動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優勢外貿產業集群發展,努力形成一批外貿強市;打造一批外貿強園區,建設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平臺、公共海外倉等,在長株潭都市圈打造中西部跨境電商物流集散中心和運營中心。
加強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繼續支持新建一批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拓展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行業覆蓋面,爭取囊括現代農業、新能源汽車、服務貿易等新業態領域。將建設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作為促進產業和貿易有機結合的重要平臺、推進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抓手,提升湖南產業集群外貿產出度。
加強國際物流通道建設。加快建設高速鐵路大通道,打通中歐班列跨境電商出境運輸通道,推進高等級公路互聯互通,暢通湖南至粵港澳公路運輸通道。加快航空網建設,提升黃花機場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構建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
聚集優質資源
融入長江經濟帶
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湖南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覆蓋面,能減少或消除出口商的后顧之憂,優化風險服務,不斷完善海外風險評估和安全預警體系,健全貿易摩擦應對機制。同時,要完善咨詢、退稅、物流、報關、信保、融資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務,優化外貿平臺綜合服務,推進園區外貿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逐步實現省級以上園區全覆蓋。
貫徹落實應國家及湖南現有利用外資政策,幫助進口單位用足用好政策,探索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以及高質量發展要求完全同步的政府工作機制和辦事原則,突出國際之間、區域之間、政府間的經濟發展戰略銜接,并在服務中強化監管能力。進一步優化招商引資服務,改善和提升外貿服務支持總部經濟來湘發展,做好招大引強、企業抱團轉移、引進外貿實體企業等工作,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和中部高水平開放體系之中,更好地聚集國內外優質資源、先進要素、高端人才。(王韜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