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郴州國際陸港,一列載滿電器、服裝等產品的“郴長歐”(郴州—長沙—歐洲)貨運列車發出,向俄羅斯莫斯科駛去;另一列運載著玩具和電子產品的“湘粵非”貨運列車駛向深圳,經鹽田港轉運英國……
9月27日,在岳陽城陵磯老港,橋式卸船機正以800噸每小時的速度裝卸從巴西進口的礦石,最終將通過陸海聯運,運往湖南婁底……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通過“海、陸、空、網”四條絲路連接起世界主要經濟體,外貿進出口畫出了一條昂揚向上的增長曲線。數據顯示,10年間,不沿邊、不靠海的湖南,進出口值相繼邁過2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和5000億元臺階,2021年達到5972.8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3.3倍;全國排名從第21位上升至第14位,成就令人矚目。
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9月28日,記者隨采訪團來到長沙經開區,在磐吉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看到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正開足馬力,工人們正趕制一批運往國外的汽車變速箱駐車系統組件。該公司中國區副總經理彭孟武介紹,近10年來,公司開放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進出口總額已由2012年的3800萬美元增加到7000萬美元。
近年來,湖南外貿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包括工程機械、電子信息產品在內的機電產品,10年來占全省出口總值比例提高了3.7個百分點,年均增長率達21.5%。今年前6個月,湖南一般貿易進出口2738.2億元,增長32.7%,占全省總值84.1%,充分反映出湖南企業自主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在不斷增強。
外貿結構持續優化的動力,源于不斷壯大的外貿主體。隨著湖南穩外貿政策的發力及營商環境的優化,外貿主體活力迸發。全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從2012年的2488家增加到2021年的7498家。其中,1億元進出口額以上的企業從190家增至1192家。
作為湖南外貿的排頭兵,長沙市這十年功不可沒。“近十年,長沙持之以恒地擴總量、拓市場、建平臺、優服務,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貿易往來,外貿進出口額年均增長近20%。”長沙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平向國際商報記者表示。
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最快、活力最強,2021年進出口占全省外貿總值的77.6%。“民營企業的崛起重構了湖南外貿格局,使外貿韌勁更強、后勁更足。”湖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
貿易伙伴更加多元
“今年我們在馬達加斯加馬義奇基地的雜交水稻高產示范種植又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四月份現場測產達10.5噸每公頃,累計推廣面積超過65000公頃。”近日,袁氏種業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定安告訴國際商報記者,目前公司的合作客戶遍及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審定雜交水稻品種21個,得到了馬達加斯加、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越南等國農業部門的高度認可。
加速出海的湘企正將國際市場的邊界拓展得更廣、更遠。據統計,湖南在鞏固歐盟、香港、日本、美國等傳統市場的同時,成功開辟了東盟、非洲、拉丁美洲、中東、“金磚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等新興外貿市場,已與223個國家有進出口貿易往來,其中對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占比分別由2012年的9.6%和16.7%上升至2021年的16.3%和30%,近五年對非洲國家貿易平均增速30.1%。東盟已連續多年成為湖南最大貿易伙伴。
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實施。乘著這一政策的“東風”,湖南迅速出臺實施方案,開通經廣西至東盟的直達班列和鐵海聯運班列,并與東盟企業簽署多項經貿合作協議。今年前6個月,湖南對RCEP成員國實現進出口1080.65億元,占全省外貿總量的33.2%,同比增長36.2%。
新型業態蓬勃發展
9月13日,隨著跨境電商進口退貨中心倉政策在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落地,“海淘”消費者辦理跨境電商商品退貨可由之前的10天減少為3天,且可享受“七天無理由退貨”服務,真正實現“放心買、隨心退”??缇畴娚唐髽I也可因此減輕運營成本。
湖南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21年,湖南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440.2億元,較2018年增長了25倍。近年來,湖南將搶抓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機遇作為提升外貿競爭力、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引擎——
自2018年7月國務院同意設立中國(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湖南“網上絲路”得以提速,岳陽、湘潭、郴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相繼獲批,6市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穩步推進,產業鏈和生態圈基本形成,成為湖南開放的一張亮麗名片;長沙市獲批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6市州先后獲批22個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長沙、醴陵獲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培育發展14個縣域外貿特色產業集群;全省內認定、支持11個省級公共海外倉;株洲市獲批二手車出口試點;省級以上園區外貿綜合服務中心總數已達72家;平行進口汽車業務迅猛增長;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穩步推進;保稅維修業務快速發展;對非易貨貿易有序推進……
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活力十足,成為湖南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本報記者 伍鵬程 通訊員 顏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