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還沒過完,中國汽車出口量就已經突破了百萬,同比增幅更是超過了40%。對比1-5月國內汽車12%的銷量跌幅,這樣的出口成績實屬難得。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海關進出口數據,5月汽車月度出口達23萬輛,同比增長35%;1-5月份出口108萬輛,同比增長高達43%。
另一個數據來自海關總署:2022年1-4月中國汽車商品出口金額前十位國家依次是美國、墨西哥、日本、比利時、俄羅斯、韓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沙特阿拉伯,不難發現,歐美等經濟強國開始成為中國汽車商品出口地。
“目前世界范圍缺車現象嚴重。”在乘聯會6月數據發布會上,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談及出口數據時直言,世界范圍缺芯、缺資源導致歐美、日本等國家汽車產量縮減。但東南亞等地市場需求依舊旺盛,中國汽車產業近年來產品力大增,填補了全球汽車市場供給不足的缺口,因此帶來了巨大增量。
從國內車企的出口數據來看,確實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14.1萬輛,同比增長77%。上汽、奇瑞、長城、吉利、長安、東風等車企是自主品牌汽車出口的排頭兵。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波出口大潮中,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增量遙遙領先。
中汽協數據顯示,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4.3萬輛,同比增長更是高達130.5%。1-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共計出口17.4萬輛,同比增長141.5%。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6.8萬輛,同比增長146%;新能源商用車出口0.5萬輛,同比增長54.4%。
崔東樹也表示,中國在電動車領域出口表現優秀,如特斯拉、上汽乘用車等均有強勁的出口表現。乘聯會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連續7年產銷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特斯拉批發銷量為3.22萬輛,其中出口2.23萬輛。特斯拉方面表示:“目前特斯拉產能利用率已恢復至100%。”除了4月受上海疫情影響特斯拉停工停產,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一直全力供應國內外市場。其中每季度初傾向供應國際市場。數據顯示,特斯拉1月中國產汽車銷量為5.98萬輛,其中出口量就高達4萬輛。
特斯拉方面介紹,5月11日,復工后的首批整船4767輛特斯拉電動汽車出口,前往歐洲市場;5月15日,第二批超過4000輛特斯拉整船電動汽車,也從上海南港碼頭出發,駛往比利時……整個5月,2.23萬輛中國制造特斯拉已經奔赴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新能源車是中國汽車出口的核心增長點,改變了依賴亞洲和非洲等國家的汽車出口被動局面。”崔東樹稱。據海關數據,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10大出口國中,比利時、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位居前列。去年中國汽車對歐洲的出口增長最快,增速達204%,對北美洲的出口增速超過100%。
在新能源汽車出口領域,除了排頭兵特斯拉,5月自主品牌中上汽乘用車的新能源出口8212輛,東風易捷特出口3937輛,吉利汽車出口1786輛,奇瑞新能源出口670輛、長城新能源汽車506輛。
同時,崔東樹認為,老齡化是全世界面臨的問題,由此電動化代步出行工具將有巨大的需求。這拉動了A00級和A0級車型的市場增量,且這一需求在中國、歐洲、東南亞地區都已經出現。崔東樹認為,在這場競爭中,傳統燃油車因為需要售后維修體系,很難獲得有效突破。而電動車售后維修相對簡單,并且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優勢明顯。也因如此,中國在東南亞市場會依靠電動車獲得巨大突破。
按照此前數據預估,2022年全年汽車出口量將接近300萬輛。中國汽車出口數據走高,在電動化過程中,中國更是要把握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造車新勢力中,蔚來、理想、小鵬、愛馳、威馬等都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蔚來此前曾表示,計劃2022年至少進入5個歐洲國家,并將海外市場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達到50%列為發展目標。此外,國內傳統汽車企業在探索燃油車的出口時,也在加碼新能源汽車及出口的布局。
汽車賽道新的機會已經出現,但真正能抓住機會的,還是那些早有準備、實力過硬的車企。 (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