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了2022年二季度中國汽車產業景氣指數ACI。按照汽車產業景氣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結果表明,二季度汽車產業景氣指數ACI為12,較一季度降低18點,跌入藍燈區,汽車產業在過冷區間運行。
具體而言,在二季度ACI 9項指標中,管理費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利潤總額和營業收入等6項都是處于代表過冷的藍燈區。
二季度汽車產業一致合成指數為82.42(2010年=100),較一季度降低3.55點。與一季度相比,二季度汽車產業一致合成指數的5個指標全部同比降低。其中,汽車產量同比降低5.6%,較上一季度增速降低26.2個百分點;利潤總和同比降低38.4%,較上一季度降低48.9%個百分點;工業總產值同比降低16.8%,較上一季度增幅降低17.3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同比降低15.5%,較上一季度降幅擴大14.3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同比降低20.7%,較上一季度降幅擴大18.3個百分點。與上一季度相比,二季度汽車產業一致合成指數的5個指標同樣全部降低,因此,得出一致合成指數降低的結論。
二季度先行合成指數為74.92(2010年=100),較一季度降低3.21點,表明未來汽車產業運行仍存在一定下行壓力。與上一季度相比,二季度汽車產業先行合成指數的2個指標正增長,2個指標負增長,得出先行指數負增長。
二季度中國汽車產業景氣指數結果顯示,汽車產業一致合成指數比上一季度降低3.55點,本季度汽車產業處于低位運行;先行合成指數持續下行,主要原因是先行指標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一指標降速較快,消費者消費乏力,對我國汽車市場產生不利影響,若消費持續低迷,將對未來我國汽車產業運行產生較大壓力。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強調,二季度ACI各項指數數據并未涵蓋6月數據,如果加入6月數據,可能會呈現出更“冷”的趨勢。
不過,中汽協整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5月,汽車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與4月相比均呈現明顯改善。其中,月度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利潤等指標同比降幅均比上月明顯收窄。預計6月表現將會繼續呈現好轉。1-5月,汽車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5.7%;完成營業收入32541.5億元,同比下降9.0%;實現利潤1533.8億元,同比下降37.5% ,利潤率為4.7%。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6月,大部分車企已經恢復正常的運營狀態,預計1-6月的行業經濟效益指標將會繼續改善,下半年行業經濟效益指標也有望繼續好轉。企業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的改善或將對產業景氣指數ACI產生積極的影響。(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