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錚
7月車市,是好是壞?
這個問題似乎有些多余。人人都看得見,7月乘用車銷量同比繼續大幅增長,環比雖然略降卻也是近十年最佳之一。
(資料圖片)
但同樣在7月,人們看到了廣汽菲克的雞毛在飛;見證了東風裕隆進入重整;而且如果你稍加留意,也會發現某些“傳統大廠”也陷入了慢性衰退……
7月車市,就是這樣的二元對立,東邊日出西邊雨。
這份銷量排名值得細品
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81.8萬輛,同比增長20.4%,是以往10年的次高增速;環比雖然下降6.5%,但這主要是體現了季節因素,環比增速實際上處于近10年同期歷史第3高位。
在經歷了年初的嚴峻市場考驗之后,1-7月乘用車累計零售達到1107.9萬輛,同比下降僅有3.5%。乘聯會表示,6、7兩個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加了68萬輛,對前7月的市場增量貢獻較大。
自主品牌的增勢依然強勁,甚至有能力“頂翻”季節因素的影響:零售85萬輛,同比增長34%,環比增長4%。
比亞迪在零售銷量上再度超過大眾系,以15.9萬輛的銷量重回銷量榜首位。這也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優異表現的縮影。乘聯會表示,除了比亞迪之外,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和奇瑞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的份額也都提升明顯。
在此基礎上,綜合市場趨勢,乘聯會也提升了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期。“新能源車市場仍將全面加速,尤其是自主品牌經濟型電動車(A00級+A0級)會持續放量。”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表示,覆蓋廣泛價位的新能源新品持續推出、各主流廠商處于高位的推廣積極性和増程等插混車型市場接受度的提升,均帶來了新能源汽車的同比較大增量。
基于這樣的判斷,乘聯會將此前預計的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由550萬輛調整至600萬輛;疊加乘聯會新能源商用車工作部預計的2022年超35萬輛的新能源商用車銷量,今年新能源汽車總體預期銷量約650萬輛。
“四季度初仍可能調高預測。”崔東樹表示。
這意味著,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擺在這里,而且還會更大。
但令人唏噓的是,人們對是市場預期的不斷提升,居然是和兩家車企的黯然退場發生在同一個月。
市場前景雖好,但有人注定無福消受
7月18日,廣汽菲克的外方股東Stellantis集團發布聲明稱,有關之前提出的控股廣汽菲克的談判缺乏進展,股東雙方已經開始商討終止合資公司的運營。當天稍晚時候,廣汽集團也發布聲明與廣汽菲克的命運予以確認,但將原因歸于合資公司的“持續虧損”且“無法恢復正常生產經營”。
此前一周,東風裕隆進入破產重整的消息,也從一家律所的渠道傳播開來。
7月里退場的這兩家車企,一家曾經憑借JEEP品牌收獲銷量的翻番增長;另一家依靠攜手周杰倫一時名聲大噪。
但即便他們還在,以現在的市場標準來看,一家在新能源領域毫無建樹,另一家更是被網友們戲謔為“養活了無數加油站”。
這樣的車企,縱有再大的市場空間擺在面前,恐怕也無福消受。
人們說市場是無情的,淘汰你的時候甚至不會跟你打個招呼;但市場也有有情的,倘若你待它好,便有無限風光在眼前。
今年剛過多半,汽車市場卻已經見識了一輪跌宕起伏。“吹盡狂沙始見金”,一番考驗之后,誰的底子更厚,誰的實力更強,自有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