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國家的不少政策,也都向新能源汽車傾斜、靠攏。但是,近日,杭州不少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反映,新能源車在部分停車場內停車充電,除了要交充電費以及服務費,還要交一筆不便宜的停車費。這讓原來比較省成本的充電劃不來了。
(資料圖)
新能源車主潘先生經常在 西湖區黃龍洞充電站給車充電,這里 全天電價分為3個檔位:每天上午8點到9點、晚間17點到22點的充電單價按 1.19元/度計算;上午9點到11點,下午13點到17點,兩個時段按1.39元/度計算;在夜間停車區間,即22點至次日8點按0.59元/度計算。此外,每度電還要加收0.2元服務費。
潘先生算了一筆賬,他的新能源汽車200公里續航里程差不多需要31度電。在中午優惠時間段充電,大概要花費24.5元。一個半小時充滿,停車費還要再支付20元,幾乎和充電費差不多了。
新能源車主 潘先生:肯定不合理,本來充電就花20多元,又要多掏10元錢一個小時。有時候沒充上,(充電樁)好多壞的,換了好幾個不成功,出去之后,就收了10元錢停車費。
記者瀏覽新能源充電樁搜索小程序,并實地走訪了解到,目前杭州市各區均有公共充電站。不過,公共充電站的停車收費標準不一,有的是完全免費,有的限時免費,免費停車2小時,超過2小時則要照實繳納停車費。
新能源車主告訴記者,像這樣的停車場,2個小時的免費停車時間內,完成充電綽綽有余。
新能源車主 潘先生:插上,必須充上電,充過電,平臺上有記錄了,出去的時候,直接就可以開閘了。
但是,還有的則是按照所在停車場的停車價格正常收費。在 濱江區地鐵西興站公共充電站,充電后仍需支付 4元一小時的停車費。
地鐵西興站停車場保安:(這里來 充電要不要收停車費?) 要的。
在拱墅區 嘉里中心停車場公共充電站,充電后,仍需支付 10元一小時的停車費。
嘉里中心保安: 充電要產生費用,然后停車也會產生費用。
停車費最高的是 西湖景區周邊停車場。記者了解到,像 少兒公園停車場,平時白天,停車費為 每小時10元;節假日,停車費為 每小時20元;國慶春節長假,停車費則會漲到 每小時30元。
新能源車主:停車費10元錢一個小時,太貴了,不是一點點貴。今天在這里也沒辦法了,硬著頭皮只有在這里充。
新能源車主:一般我們都不在景區充電,景區充電收停車費太高了,一般場地都是兩小時免費的。
記者走訪不同區域的充電站停車場發現,目前有停車費減免優惠的,基本都是純市場行為的公共充電站,而需要收取停車費的公共充電站幾乎都是2016年前后設置的央企自營充電站。
各停車場都表示,充電費和服務費是車主通過掃碼繳費直接交給充電企業,而停車費則由停車場管理方負責,二者收費是兩碼事。
少兒公園停車場保安:充電是充電的,我們不管充電的,我們是只管停車收費的。
除了停車費,記者瀏覽新能源充電站小程序發現,各充電站充電價格不一,峰時充電價格,低的每度0.95元,高的每度1.6元左右。2016年前后設置的央企自營充電站,相較于一些純市場化運營的充電站價格也偏高。不少充電站峰時價格都在每度1.59、1.39元,中午晚間等特惠時間,也要每度0.8元左右。
業內人士:充電企業,大大小小的應該有幾十家,七八十家都不止。充電費貴的話,一般每度在1.3、1.4元左右,谷時應該在每度0.4元左右,不一樣的。這個沒統一的,因為他問電力局購電,也有便宜和貴的。
另外,記者了解到,服務費的收費標準有據可依,主要依據是國家發改委2014年發布的《關于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充電設施經營單位提供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可在收取電費時,同時收取充電服務費。
既然電費和服務費的收取都有據可循,那么, 充電站是否能在停車費上給予純充電車主一定的優惠呢?
業內人士: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是2016年、2017年出來的,現在出來的充電站停車基本上都是免費的,因為后期出來的,場地都是問充電樁企業要停車費了,以前的充電站都是場地免費提供的,因為前期不會想這么多。這批充電樁五六年了,國網充電站基本上都是老的樁,因為國網是最早一批出來的。像這種合同一簽肯定是簽十年的,十年之內,肯定是不會去變更停車費問題。
為了促進新能源車的終端銷售和使用,杭州出臺過不少支持新能源車推廣的政策措施。隨著新能源車市場占有量不斷加大,是否能從充電設施、配套服務等方面為新能源車主提供便利?尤其是央企運營的充電站,是否能在管理模式上有所改變?
記者查詢了解到,在我國個別地區,已經出臺對新能源車主減免停車費的舉措。比如,2018年, 深圳發布《關于完善我市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政策的通知》,在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的停車設施內充電的新能源汽車每天首兩小時免費。 今年8月,長沙發布《關于新能源汽車停放服務收費優惠政策的通知》,對新能源汽車每日最高免收4小時停車費。
民情評論員陳進紅:
公共充電設施
未能形成充電網絡體系和服務體系
公共充電樁建好 更要管好
現在公共區域充電設施是“九龍治水”的狀態,各管各的,未能形成充電網絡體系和服務體系。場地物業只管收停車費,一些充電樁企業日常維護又跟不上。
老百姓過日子就是要精打細算,停車費、服務費、電費三項費用, 每一項收費看似有存在的合理性,都審批過,但疊加在一起確實給車主造成了壓力。
讓車主最為不滿的還是 錢付了,服務不到位。市場化運作下,收費方也是管理責任主體, 不能只薅羊毛,不管牧場。
公共充電樁建好,更要管好。讓公共充電樁能夠發揮作用,不在于“撒胡椒面”式布局了多少數量,企業要做的是 盡可能降低用戶使用電動車的成本并提升用戶的體驗,給用戶充電的自由感。不管是政府還是車企,都需要更加關注使用端,讓消費者體會到電動車的使用成本很低,同時也足夠便利。
杭州臺《民情觀察室》報道
值班編輯:張媛 一審: 胡碧瑢、 趙婧
二審: 蔡曉、毛華、余婕 終審:沈利
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