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統計的數據顯示,7月,我國汽車企業出口29萬輛,連續創歷史新高,當月出口量同比增長67%,環比增長16.5%。1-7月,汽車企業出口累計達到了150.9萬輛,同比增長50.6%。中汽協預測,今年全年,汽車出口有望超過240萬輛。
來自企業方面的數據顯示,7月,奇瑞出口超過5萬輛,達到50614輛,同比增長90%,這也是自主品牌首次單月出口突破5萬輛。今年,我國的汽車出口延續了較好的發展態勢,有望邁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如果接下來,外貿環境能保持穩定,汽車出口也將繼續呈現出不錯的發展態勢。
“前7個月,我國外貿實現了微型反轉,取得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這是一個好成績。穩外貿成為今年穩增長三駕馬車中最亮眼的一個。”張建平表示,出口是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亮點,而汽車出口又是亮點中的亮點。汽車出口的增速遠遠超過了我國貨物貿易的整體平均增速,汽車出口規模也創了歷史新高,這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成績。
分析汽車出口高增長的原因,張建平認為,根本在于中國制造水平的提升和中國汽車產品競爭力的增長。“近年來,我國汽車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質量和品牌競爭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在性價比方面,我們有很大優勢。”張建平表示,在全球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中國制造技術支持水平高、服務配套完善,成本管控水平比較高等優勢逐漸顯露,尤其是在海外和其他品牌競爭時,“技術比我們先進的,性價比沒有我們高;價格更便宜的,質量和技術肯定沒有我們好。這就是一種綜合競爭力,而中國汽車產品的這種綜合競爭力正在不斷上升,必然會帶來出口數量的不斷上升。”
他還表示,在“一帶一路”政策推動下,中國汽車出口可以搭乘政策“順風車”,拓展更多元化的外貿市場空間,邁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這個過程中,貿易和投資也會形成相互促進的關系,也可以推動車企打開更多元化的海外貿易發展格局。”張建平如是說。
值得關注的是,在我國汽車的這種快速增長過程中,涌現出新能源汽車這個后起之秀,而且表現得非常出色,發展勢頭也非常猛。數據顯示,7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達到了5.4萬輛,環比增長89.9%,同比增長37.6%,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在張建平看來,中國制造的新能源汽車,表現出非常不錯的競爭力,和汽車發達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水平幾乎沒有差距,這就使得中國制造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不像傳統燃油車出口有一定局限性。
“從市場需求角度看,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雖然日趨激烈,但需求仍在。疊加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全球經濟遭遇通貨膨脹等因素,市場需求拉動了中國汽車產品的出口。”不過,張建平也提出,雖然海外市場有需求,但對下半年的出口情況要保持警惕,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逐漸上升,可能會帶來影響。各方預測,歐洲經濟今年的增長可能會比預期緩慢,甚至徘徊在衰退的邊緣;日本的經濟目前也沒有太好的起色;其他各主要經濟體的表現也不太好。很多國際機構都調低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WTO也調低了全年的外貿增速,從年初的4.7%調至3%。全球經濟通脹會帶來的巨大風險,可能會對我國的出口產生很大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對下半年的汽車出口行情保持警惕。“目前,我國汽車出口呈現較高增速,如果接下來外貿發展能保持穩定,汽車出口也可以繼續保持增長的態勢。”張建平判斷,今年汽車的出口增長是可以預期的。(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