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汽協公布了7月份的汽車產銷數據。數據顯示,7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4.4萬輛和24.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9%和21.5%; 1~7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2.7萬輛和194.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9%和39.3%。雖累計同比降幅較前6月有小幅收窄,但仍與去年同期存在較大差距。
商用車市場增長的積極因素還未顯現
中汽協分析認為,從目前來看,促進商用車市場增長的積極因素還未顯現,未來市場發展仍需各方面共同努力。
具體來看,本月貨車銷量完成21.6萬輛,同比下降21.5%。1~7月,貨車銷量完成173.8萬輛,累計同比下降40.07%。客車市場表現略好于貨車。7月客車銷量完成3.0萬輛,同比下降21.1%。1~7月,客車市場累計銷售21.0萬輛,累計同比下降29.05%。
這是商用車市場今年的第七連降。受疫情反復、供應鏈緊張、物流不暢、基建放緩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2022年1-7月,中國商用車行業均陷入低迷。
在此之前,商用車市場最近的一次周期向上并觸頂出現在2020年。兩年前,國內商用車表現剛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中汽協數據顯示,2020年,商用車產銷首超500萬輛。產銷分別完成523.1萬輛和51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0%和18.7%。
此后,國內商用車產銷便一直處于下行趨勢。2021年,商用車累計產銷467.4萬輛和479.3萬輛,同比下降10.7%和6.6%。2022年上半年,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68.3萬輛和170.2萬輛,同比下降38.5%和41.2%。
商用車是生產資料,從原因出發,導致此輪商用車周期向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換購需求動力不足、庫存車輛消化慢、基建啟動較慢和客車市場低迷。
下滑主旋律下亮點頻現
盡管市場下滑已是主旋律,不過依然有個別企業、個別細分領域在逆勢中前行,成為了為數不多的亮點。
其中,企業方面,一汽解放7月單月市場份額攀升至27.8%;上汽大通MAXUS熱銷勢頭穩步推進,7月銷量達17,106輛,同比增13%;江汽集團商用車7月銷量1.79萬輛,環比增長8.96%,同比增9.93%。
出口方面,我國商用車表現亮眼,7月出口4.9萬輛,同比增42.2%。1-7月,商用車出口32.2萬輛,同比增39.2%。在國內商用車市場需求不振的情況下,出口市場已經成為國內商用車企業著力開辟的重要“戰場”。
另一方面,在國家“雙碳”目標下,新能源商用車也一直是汽車行業里的一抹亮色。中汽協數據顯示,上半年新能源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2.3萬輛和11.6萬輛,同比增幅超8成,成為商用車市場上最“堅挺”的存在。中汽數據有限公司數據分析,新能源重卡上半年累計銷售10115輛(不含牽引和非完整車輛),同比增490%;新能源中卡上半年累計銷售641輛,同比增38%;新能源輕卡上半年累計銷售21119輛,同比增108%。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8月份,我國商用車能否打破下滑“魔咒”?能否恢復到正常運行通道?我們一個月后見分曉。(姚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