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的故事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摧枯拉朽的能量,而在新能源汽車鼎革之際,豐田汽車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嗎?
8 月 4 日,豐田汽車發(fā)布財報顯示,截至 6 月 30 日的第一財季,豐田當季營業(yè)利潤為 5786 億日元(42.4 億美元),同比下降 42%,近乎腰斬。
在銷量方面,豐田也是下滑明顯, 2022 年上半年全球銷量為 513.7 萬輛,同比減少 6.0%。。其中,豐田北美銷量為 122 萬輛,同比減少 17%;日本銷量為 65 萬輛,同比減少 19%。今年1-6月份,雷克薩斯中國上險量僅為8.6萬余臺,相比于去年同期下降了約30%。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燃油車時代,豐田汽車是毫無疑問的霸主,2021年拿下了全球銷量冠軍,年銷量上千萬輛,但是在新能源時代,豐田汽車的規(guī)模優(yōu)勢似乎正被逐漸瓦解。
2022 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車零售銷量達 260 萬輛,同比增長 120%,市占率達 21.6%,其中增長最猛的比亞迪,上半年賣出了63萬輛車,同比猛增317%,一個大漲,一個暴跌,對比之下,豐田的困境尤為凸顯。
豐田的保守和激進
很多人都說豐田保守,但是實際上,豐田是保守和激進的兩面體。
在純電領域,豐田汽車保守頑固,多次炮轟電動汽車,2020 年 12 月 17 日,豐田掌門人豐田章男公開炮轟電動車革命,稱炒作過頭,電動車比燃油車污染更嚴重。2021 年 9 月,豐田章男又公開炮轟電動車,他說到 2030 年純電動車將讓日本失去 550 萬個工作崗位和 800 萬臺汽車產(chǎn)量,將會對日本經(jīng)濟造成毀滅性打擊。
但是在氫能領域,豐田汽車又是非常激進,豐田早在1992年就開始進行研發(fā),在1996年推出了第一款燃料電池概念車FCHV-120,并且最早推出了氫燃料汽車的量產(chǎn)車型。
其實,豐田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并不算晚,早在1996年,豐田就推出了第一款純電車型:RAV4 EV。2010 年特斯拉籍籍無名時,豐田就斥資 5000 萬美元入股,但是,隨后豐田汽車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遠期押寶氫燃料汽車,短期發(fā)展混動車型的路線,導致豐田汽車在電氣化的浪潮襲來時,堅守自己的發(fā)展路線,錯失先機。
豐田會成為下一個諾基亞嗎?
豐田汽車正在陷入混動車被逐步淘汰、純電車追趕不上、氫能源車遠未成熟的尷尬境地。
混動車型方面,豐田汽車曾經(jīng)的混動技術獨步全球,但是隨著比亞迪、吉利、長城等品牌推出混動技術,豐田的技術優(yōu)勢被不斷蠶食,而在性價比方面被吊打,逐漸失去了競爭優(yōu)勢。
混動之外,豐田的氫能源技術領先全球。但是,氫燃料汽車的落地,比純電車型的普及更加遙遠,僅僅制氫成本問題和加氫網(wǎng)絡的建設問題,就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tǒng)工程,單靠豐田現(xiàn)代等少數(shù)幾家車企,顯然孤掌難鳴。
而豐田的純電車型不僅來得晚,而且競爭力弱,2021年,豐田和雷克薩斯兩品牌,一口氣發(fā)布了15款純電概念車型,但是如今上市的真正純電平臺的產(chǎn)品僅僅一款,那就是bZ4X,但是無論是性能、續(xù)航、智能化程度,都和自主品牌的產(chǎn)品有很大的差距。
燃油車方面,豐田車型正在遭遇比亞迪等自主品牌混動車型的狙擊,價格和你差不多,但是卻是插電混動,能純電行駛,饋電油耗比你低,駕駛體驗比你好,配置還比你高,你拿什么來打?
看起來,豐田汽車的危機已經(jīng)非常明顯,留給豐田的時間所剩無幾,若不能及時轉(zhuǎn)航,豐田可能真的會成為汽車圈的諾基亞。
2014 年 4 月 25 日,微軟宣布對諾基亞的收購正式完成,當諾基亞現(xiàn)任 CEO 約瑪奧利拉在記者招待會上同意微軟收購時,最后他說了一句“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為什么我們輸了。”說完,連同他在內(nèi)的幾十名諾基亞高管情不自禁地落淚。
故事的真假不得而知,但是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故事把諾基亞面臨時代巨變時候的無奈和悲壯,渲染的十分到位,讀起來心中難免戚戚然。而這個故事,可能在汽車圈再一次上演。
2021年元旦豐田章男在微博上展示他寫下的“年度漢字”——“平穩(wěn)”。可能,這是豐田章男的新年愿望:燃油車企巨頭“平穩(wěn)”連接到新能源時代。但是,在兇猛的新能源浪潮沖擊下,真的能讓豐田汽車如愿嗎?我們只能祝豐田汽車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