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想喊出L9是“500萬以內最好的家用SUV”時,外界嗤之以鼻;當恒馳5標榜自己是“30萬以內最好的純電SUV”時,人們哄堂大笑。
但當梅賽德斯-奔馳將EQE形容為“50萬級別的標桿之選”時,全場鴉雀無聲——于無聲處聽驚雷的無聲。
8月24日,奔馳EQE正式上市,售價52.8萬-58.5萬元。
(相關資料圖)
論配置,EQE完全不虛那些“用戶共創”下誕生的爆品。你有超大面積HUD,我有實景導航;你有零重力座椅,我有“零層級”界面;你的大屏看上去那么像“華強北”電子產品,我的大屏則是斯圖加特高奢……
但這都是我們用世俗的眼光和認知做出的對比。尊貴如奔馳,或許除了Tesla、Nio之外,其他的諸如AITO、Lucid之流壓根不會出現在它的議事桌上。
之所以被稱為汽車發明者,不僅是因為奔馳的確發明了內燃機車,更是因為這家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任何時候都保持著對行業的獨立思考和自我顛覆能力。比如當W222已經成為旗艦商務轎車的標桿,盾形中網和雙聯屏也成為奔馳豪華質感的鮮明標簽時,奔馳發布了W223,將中網線條變得圓潤,并將內飾代入了大屏時代,相當于將自己的功名簿撕碎,從零開始。
再比如,EQS上那令人看不太慣的“弓形車身”,顛覆了“長引擎蓋,乘員艙重心后移”的豪華車鐵律。而這背后,是對氣候變化、能源變革思考下“能耗為先”的思路——EQS風阻系數為0.20Cd,全球量產車中最低。
此次上市的EQE同樣將這種地球級別的格局體現在了車上。不僅如此,EQE作為奔馳EVA純電平臺下的首款國產車,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大量的適應性開發。可以說,奔馳對未來汽車的巧思,以及對中國消費者的無微關懷都體現在EQE上了。
如上面提到的,外觀上,全新EQE的車身呈現出圓潤的造型,整車的外觀沒有多少棱角。通過將駕駛室前置、車尾縮短,整車實現了極短的前后懸,讓全新EQE做到了在車長不超過5米(4969mm)的情況下,做到了長達3120mm的軸距,甚至要超過國產的長軸距版E級燃油轎車。1906mm的寬度和1514mm的車高則保證了其寬適的乘坐體驗。
雖然前臉部分采用了電動車普遍使用的封閉式格柵,但仍然保留了“奔馳感”,而不是那些去掉logo就無法辨認的套娃設計。
螺旋式漸進點亮的尾燈,無論從美感還是設計復雜度上都足以對那些直愣愣的貫穿式LED燈帶進行降維打擊。
內飾部分,12.3英寸LCD儀表屏+12.8英寸OLED中控大屏的設計是奔馳最新的設計語言樣式之一。另一種樣式就是在EQS和第11代S級上可選的Hyperscreen超大三聯屏。
相比之下,前者更適合出現在EQE上,傳遞出一種干凈、睿智、有品位青年的形象。
其它的,諸如第二代MBUX系統、讀心語音助理、實景導航等都是針對開車時擺脫手機而做出的技術突破。
針對中國用戶,EQE做出了大優化。下面這些是只有國產EQE有的功能。比如對于認為安靜就是豪華的客戶,EQE在奔馳標準的NVH表現基礎上,更針對中國客戶進行升級,從電驅系統到懸掛進行了大量的NVH優化,并標配前排雙側靜音玻璃、標配整車聲學包等,帶來“移動寢宮”般的感受。
此外,針對國人對禮節的講究,EQE為每個座位都單獨設置了空調分區,讓每位乘客的“排名不分先后”,同等尊貴。
在乘坐體感方面,EQE的底盤也針對中國路況進行了更高標準的專屬調校,帶來更為安全可靠的底盤駕控體驗。
EQE的產品點還有很多,不過這里就不贅述了。
一般來講,新勢力的新車發布會把產品講完就可以結束了,因為他們的目的很單純,吸引客戶,增加市占率。但奔馳顯然不能只講產品,作為一家在全球范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公司,他們更需要擁有并輸出自己的價值觀,他們也有能力和義務對社會作出相應的貢獻。
奔馳的電動產品攻勢是“全面電動”戰略的體現,而后者又是奔馳“2039愿景”的重要一環。該愿景下,車型陣容電動化只是最基礎的一步。接下來,生產流程、供應鏈體系都要進行低碳化,最終實現全價值鏈的碳中和。
說到這里,值得一提的是,生產EQE的北京奔馳順義工廠通過干式噴漆、地源熱泵等先進生產工藝和舉措已經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北京奔馳于去年開始購買綠色電力,成為北京首批購買綠電的企業之一。除此以外,他們還在發展光伏,提升生產中綠電的比例。可見,奔馳的價值鏈滲透已經開始有所體現。
看到這里,你至少明確了一點。即使都在造電動車,但奔馳與其它公司的區別在于,后者或許將智能電動和“新四化”當成了目的,而奔馳則是在追尋碳中和大愿景時,順便經歷了這些階段。
所以,對于EQE,我幾乎只字未提算力、馬力、扭力,這些參數不是奔馳車主標榜身份的象征,更不是奔馳用來內卷同行的武器。正所謂目標不同,格局自然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