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慢動作的豐田,廣汽三菱在電動化領域的發展布局明顯要快上許多。早今年年初,廣汽三菱首款基于全新原生鋁合金純電平臺打造的SUV——阿圖柯便正式上市與中國消費者見面了。而豐田首款純電驅平臺產品——bZ4X直到近期才剛剛開啟預售,屬實有些拖沓。
盡管作為日系車企里的“老大哥”豐田是行業最早推行混動車型的車企,但到了純電動時代,它的動作似乎要比大眾、通用這些歐美車企慢了不少。因此有人認為“電動化作為一條全新的賽道,所有人都得躬身入場;走在一眾日系車企前面的廣汽三菱,或許有機會能超過豐田本田成為電動化時代里的日系領頭羊。”
(資料圖片)
這種說法或許有些夸張了。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的是,廣汽三菱確實做到了搶先入局,占得了先機。且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其他日系車企也加快了在電動車市場的產品布局,但在產品力層面,廣汽三菱依然能保持極為出色的競爭力。
以小見大,阿圖柯對比bZ4X誰更值?
就以廣汽三菱阿圖柯和一汽豐田bZ4X為例:
可以看到,在售價或低出2萬元的情況下,入門版的阿圖柯純電續航里程比bZ4X多出了整整100公里。與此同時,它的動力性能也要明顯優于bZ4X。
而對于打算購買純電動車的消費者來說,性能與續航必然是他們最關心的點。在這方面,很明顯,阿圖柯的表現是更強的。
當然,bZ4X由于可選車型更多,也有續航更高的版本可選。但是長續航版本的價格要高出阿圖柯一大截,預售價達到了24萬,已經不是同一價格層面的公平較量了。目前,一度容量的電池成本大約在1000元左右。試想一下,若是阿圖柯后期增推新車型,增加4萬成本到電池容量上,其續航能力會有多強?
除了續航和性能更占優勢,在相近價位下,阿圖柯的科技配置也要明顯高過bZ4X一籌。我們選取售價22.98萬元的阿圖柯越野版與預售價22萬的bZ4X進取版做對比:
在 續航多出120公里的情況下,阿圖柯越野版要多出全景天窗、電尾門、座椅加熱/通風以及360度倒車影像和手機無線充電等一大 票 配置。 而bZ4X的優勢則只是多出了自適應巡航、后視鏡加熱/折疊等幾項科技配置。 二者的差價,僅有1萬元左右; 誰的價值更高? 一目了然。
在科技體驗層面,阿圖柯雖然上市得更早,但是它依然要比bZ4X來得更有誠意。
阿圖柯突破了傳統日系車企的保守
事實上,在純電動車市場,超高的科技配置幾乎已經成為了新車的標準配置。因為不同于購買燃油車的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的用戶對于車輛智能化的體驗要求要高得多,所以各大車企都在調整相應的產品配置和科技策略。
比如阿圖柯可以通過全新的車機互聯系統,實現語音控制車輛開關空調、導航、聽歌等功能,還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遠程啟動車輛或查看車輛狀態等等。另外,像手機藍牙鑰匙、OTA遠程升級等功能,阿圖柯均有搭載。
這些功能雖談不上新穎,但在日系品牌當中卻不多,可以說廣汽三菱突破了傳統日系車企在汽車設計理念以及科技創新方面的保守思維,開始根據中國消費者的用車習慣,來安排車輛的配置和功能,是一臺真正用電動化時代思路設計制造的SUV。
包括在質保政策方面,你也可以看到廣汽三菱緊貼中國消費者需求的改變:阿圖柯首任車主終身享受三電質保(bZ4X為10年20萬公里),整車質保也達到了5年15萬公里(bZ4X為3年10萬公里),這在日系車企中亦屬于先河之舉。
不僅如此,作為廣汽三菱原生鋁合金純電平臺打造的首款SUV,阿圖柯在車身安全性以及駕控等看不見的地方也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
阿圖柯采用了上鋼下鋁的車架設計,車身上部分使用了高強度鋼材以保證超高的車身強度,而車身下部分則采用了多種鋁合金材質以減重量。這種獨特的設計,讓阿圖柯的車身較普通全鋼材質的車型減輕了70公斤,不僅利于續航對于操控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此前,我們曾深度試駕體驗過阿圖柯。盡管它是臺SUV,但是得益50:50的前后車重配比以及出色的調教,它開起來完全不是像是一輛軸距達到2830mm的SUV,非常靈活。其行駛質感,也要比傳統的日系車型要沉穩富有韌性得多。
誠然,即將上市的bZ4X車款更豐富,有著更長續航以及四驅版本車型可選;同時,其在車身尺寸方面也與阿圖柯互有勝負。但是在產品價值體驗層面,bZ4X很難說做到了“后發制人”。至少在相近的價格區間,阿圖柯的表現更好一些,也是更值當的那個選擇。
電動化將重新洗牌日系品牌座次?
今年是日系車企集體發力電動化的大年,隨著廣汽三菱阿圖柯、本田極湃1以及豐田bZ4X和日產Ariya的加入,日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陣容逐漸變得強大了起來,日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競爭也同時將變得激烈起來。
從阿圖柯來看,很明顯,相較于規模更大的豐田、本田、日產;體量更小的廣汽三菱邁入電動化時代的戰略轉型中是最沒有包袱的那一個。憑借出眾的產品實力,率先登場的阿圖柯已經為廣汽三菱占得了先機。這是否預示著未來日系品牌在電動化市場的座次,或許真的會與燃油車時代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