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對動力電池的“掌控力”,即將迎來大幅度提升。
廣汽集團8月25日公告兩項重要議案,一是同意設立自主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產業化建設,項目總投資109億元,由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全資子公司廣汽乘用車及廣汽商貿分別持股51%、40%、9%。
(相關資料圖)
同時,廣汽集團還通過《關于巨灣技研建設電池生產基地的議案》,同意參股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建設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量產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項目總投資36.9億元。
據功夫汽車了解,廣汽自主電池公司的首款核心產品將為自主磷酸鐵鋰電芯。該電池在整包體積利用率和體積能量密度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該電芯產品能使整包安全性極大提升,同時降低了電池包零部件數量,大幅降低成本。
在7月21日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公開發言,“吐槽”電池太貴。由于電池成本已經占到新能源汽車總成本的40%-60%,主機廠正在為電池廠“打工”。
隨著廣汽自主電池項目的推進,此舉也被業界認為是廣汽集團強化產業“話語權”的一記“重拳”。
根據規劃,廣汽自主電池公司將在今年底開工建設,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產線,可覆蓋純電及混動車型市場需求。前期以配套埃安及廣汽集團內企業為主,穩步提升電池市場份額。未來將積極拓展外部市場,開展市場化運作。
巨灣技研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將新建電芯生產車間、PACK車間、研發試驗中心、試制車間、電池安全實驗室等,生產涵蓋XFC(eXtreme Fast Charging)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等先進儲能器件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等產品。
目前,廣汽集團在電池領域已經完成了一定規模的布局,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2021年,廣汽集團推出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超級快充技術以及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三大原創電池科技,分別為用戶解決了續航、充電、安全三大痛點。今年又發布了突破型復合電池技術——基于微晶技術的新一代超能鐵鋰電池技術,有效解決了“性能均衡”的鋰電技術難題,為動力電池的解決方案提供了新方向。
此外,廣汽集團目前已建立了先進的、貼近量產的電芯實驗室與電芯試驗試制產線,并組建電池相關研發技術團隊,從團隊組成到體系建設,均秉承著建立以“產品化”為目標的“完整”能力,覆蓋設計、測試、材料、工藝、設備、品質管控等全方位,具備電池產業化的能力。
功夫拍案
短短一日之內,廣汽便拿出了兩項電池產業化的重要項目,并公布了詳細規劃。
這不僅體現了廣汽集團對新能源電池自主生產的高度重視,更展現了廣汽集團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迫切感”。
對動力電池的自研自產,也為廣汽集團在電池領域開辟了除“擇優外購”、“合資合作生產”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這種“三路并舉”的舉措,將有力保障電池供應鏈穩定,并進一步降低核心零部件的采購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從而促進廣汽新能源汽車事業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