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給寧德時代“打工”,廣汽集團決定自研電池。
8月25日,廣汽集團發布公告,一是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綠擎電池公司的議案》,一是同意設立自主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產業化建設,項目總投資109億元,由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全資子公司廣汽乘用車及廣汽商貿分別持股51%、40%、9%。
據了解,自主電池公司首款產品采用廣汽自主磷酸鐵鋰技術,提升電池整包安全性的同時,通過結構優化降低零部件數量和成本。根據規劃,自主電池工廠將在今年底開工建設,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產線,前期以配套埃安及廣汽集團內企業為主,后續將積極拓展外部市場,開展市場化運作。
(相關資料圖)
此前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埃安未來30%的高端電池將自研自產,70%的中低端電池由外部電池企業代工。
同時,廣汽集團還通過《關于巨灣技研建設電池生產基地的議案》,同意參股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建設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量產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項目總投資36.9億元。
在汽車產業全面轉型新能源的過程中,動力電池的重要性也被凸顯出來,特別是近一年來,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也導致動力電池價格水漲船高,寧德時代等電池企業不得不向整車廠調整了電池的供貨價格機制,將成本轉嫁到整車企業。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此前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忍不住吐槽道:“動力電池成本已經占到一部新能源汽車的50%、60%,那我們現在不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也表態完全贊同曾慶洪的觀點,他還稱,電池企業和原材料企業是“任性漲價”。
從理想汽車、小鵬汽車、上汽集團等最新發布的二季度財報可以發現,整車廠的利潤確實因原材料成本上漲而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電池原材料價格飆漲是導致整車企業承壓的主要原因。
曾慶洪列舉數據稱,電池原材料碳酸鋰2021年1月價格是每噸4萬、5萬元一噸,2022年漲到每噸51萬元,漲幅超10倍。
這也導致寧德時代等電池企業無法承受,不得不將壓力傳導至整車企業。
財報顯示,寧德時代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為14.93億元,同比下滑23.62%,一季度綜合毛利率降至14.48%,而此前三年分別為29.06%、27.76%、26.28%,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導致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大幅下滑主要因素。隨著價格調整陸續落地,二季度毛利率有所恢復,今年上半年綜合毛利率才回調至18.7%。
相反,電池原材料企業的利潤則明顯大漲。
贛鋒鋰業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由于鋰鹽產品價格維持在較高水平,產品銷量和銷售均價同比增長,上半年扣非凈利潤預計達到80億至98億元,同比增長857.71%至1073.19%。另一家原材料企業天齊鋰業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預計84.6億至103.8億元,同比增長43.6倍至53.5倍。
這樣看來,電池企業似乎是在給原材料企業打工。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公開稱,礦產資源并不是產業發展的瓶頸,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已可以生產160TWh的鋰電池,完全足夠生產全球需要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電池原材料上漲的真正原因主要是資本炒作,短期內給行業造成困擾。
當然,除了電池成本過高給整車廠帶來壓力外,供需不平衡也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擴產,為了保障電池供應鏈穩定,整車企業紛紛向上游拓展“自造電池”,甚至布局電池原材料。
比如特斯拉早在2020年就宣布了自研電池,并陸續與澳大利亞鋰礦供應商Liontown、CoreLithium簽署了鋰輝石精礦的供應協議。
自產電池的比亞迪也在布局上游資源。2022年3月,比亞迪出資30億元入股盛新鋰能,并正與鹽湖股份合資建設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
早在2017年廣汽埃安便完成了電池實驗室及小型量產試制線建設,在制造端也積累了豐富的電池pack量產經驗,建立了從材料到電芯、正向與逆向、從研發到制造的全面能力。
2021年10月,廣汽集團啟動了廣汽埃安《關于自研電池試制線建設項目的議案》,計劃投資3.36億元,建設一條自研電池電芯的中等規模生產線,儲備自研電池量產工藝技術,預計在今年底建成投入運營,將用于自主生產包括海綿硅負極片電池在內的自研先進電池。
廣汽集團將動力電池供應鏈安全可控成為戰略高地,自研電池后,原材料和礦就會成為重要的資源。圍繞電池產業鏈,廣汽會不僅會布局原材料加工領域,還會考慮買礦。
2021年底,廣汽集團旗下廣汽資本聯合上汽集團旗下尚頎資本,共同出資3億元投資了九嶺鋰業。九嶺鋰業總部位于鋰礦富地江西,主營業務包括鋰礦資源開采和材料加工。
今年8月18日,廣汽埃安與贛鋒鋰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在原材料供應、電池研發、股權投資方面展開合作。
根據雙方披露的信息,贛鋒鋰業將向廣汽埃安提供兼具可靠性及性價比的原材料;廣汽埃安將支持贛鋒鋰業子公司在新型電池領域(如固態電池)的開發工作,優先引入其新型電池方案。
此外,贛鋒鋰業還將參與廣汽埃安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項目。
2021年11月,廣汽埃安啟動混改資本運作,通過母公司廣汽集團內部資產重組獲得逾百億元增資;隨后又引入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南網雙碳動能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廣州)合伙企業、廣州產投愛安股權投資合伙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共計融資25.66億元。
2022年7月,廣汽埃安開啟新一輪融資,其增資擴股項目在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正式預掛牌。廣汽集團在8月25日的公告中,同意廣汽埃安實施增資擴股,即以經評估備案的價格為基礎在產權交易所通過公開掛牌方式進行A輪融資引戰。
以此推測,接下來廣汽埃安或將加速IPO進程,最快2023年底前上市。
作者丨勱歷
編輯丨張碩
出行范兒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