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語涵
8月27日,第四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北京開幕。作為大會首場主論壇的“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論壇于8月26日下午舉辦。論壇上,國內外有關政府部門領導、國際組織負責人、院士專家及企業高層就行業熱點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發表專題演講。歐陽明高院士透露,截至2022年6月,我國燃料電池汽車數量已經達到一萬輛,未來兩三年還會在政策激勵下繼續增長,行業正迎來發展的重要窗口期。
歐陽明高院士對未來綠色氫能全產業鏈商業化提出三點重要觀點:首先,要加快燃料電池汽車核心環節的技術創新,攻克關鍵技術難點,逐步降低成本;第二,鼓勵可再生能源制氫,實現從工業副產氫,到完全可再生能源制氫逐步過渡,實現燃料電池規模化應用;第三,以燃料電池商用車的大規模商業示范為龍頭來拉動,挖掘氫能全產業鏈的商業價值。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圍繞“中國氫能儲運裝備技術進展”進行了演講。他表示,氫能是能源轉型的重要載體,也是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歐美等國的氫能燃料電池產業鏈逐步形成,我國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地也已逐步形成規模化的產業集群。
陳學東介紹,氫能儲運裝備可靠性制造技術,是產業發展急需破解的瓶頸難題。中國在深冷液態氫能儲運裝備、帶壓固態儲氫裝備的設計制造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但在氫能儲運裝備可靠性制造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
在氫能儲運裝備方面,中國將重點突破70MPa高壓加氫站設計制造及運行維護,氫氣大規模液化工藝與關鍵裝備研制,液氫潛液泵、往復泵、閥門等裝備研制,52MPa高壓大容量儲氫管束集裝箱研發,純氫與摻氫天然氣管道輸送技術等領域的關鍵技術與裝備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