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工具,在出行方面的交通工具更為豐富,我國不僅是全球范圍內私家車保有量最大的地區,還是最大的電動車生產、銷售市場,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已經突破四億臺,足以看出交通工具的受歡迎程度!
雖說電動自行車保持著較高的增速發展,但相對應的管理卻沒有跟上,這一現象與私家車對比尤為明顯,作為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兩種交通工具,私家車的管理和交規嚴格而繁多,可以在各個方面約束駕駛人的行為,并且為之設立了嚴格的懲處方案,相比之下,電動車要自由很多,經過接近二十年的發展,電動自行車才迎來新國標和各地推出的電動車上路管理辦法。
電動車管理“雖遲但到”,不到三年的時間里,不僅完成了掛牌、登記、佩戴安全頭盔等措施,還實現了新舊車型轉換,進一步提高電動車在道路上的規范程度,部分城市也對電動三輪車展開了管理,電動三輪車作出重要的道路參與者之一,應該遵守上路要求,9月1日起,老年代步車迎來“1+5”新式嚴查,違規上路將扣車。
(相關資料圖)
一項購車忠告
綜合新時代下的上路門檻,大多數城市將電動三輪車劃分為機動車管理范疇,這就要求電動三輪車須符合機動車上路資質,打算購買電動三輪車的車主,應該購買工信部可查的電動三輪車,這是車輛懸掛車牌的一大要求。
盡管車輛的動力參數和車身數據符合上牌要求,若是車型無法在工信部產品目錄上查到,依舊無法順利完成掛牌,在已經實施掛牌管理的城市中,這類車輛將按照臨時車進行管理,無牌上路將面臨扣車處罰,上牌后只能在過渡期內使用!
五項新式嚴查
一:嚴查電動三輪車不系安全帶或不佩戴安全頭盔
在城市道路上,除了自行車和人力三輪車之外,其他任何一種交通工具都需要配備一定的安全護具,電動三輪車自然不例外。
要求帶棚電動三輪車上路,駕駛人需要系安全帶,載貨電動三輪車和休閑電動三輪車上路,需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頭盔,以筆者所在的城市為例,首次不系安全帶或不佩戴安全頭盔被查,將接受交警的口頭或書面教育,第二次被查到將接受一定的罰款!
二:嚴查電動三輪車涉證、涉牌
電動三輪車不僅要懸掛車牌,還要求駕駛人持有駕照,交警在設卡查車時會核對駕駛人和車牌的相關資料,若是出現準駕不符、無證駕駛、車牌無效等違章行為,將面臨扣車、罰款等一系列的處罰。
三:嚴查超重、超載
與其他類型的機動車不同,電動三輪車屬于正三輪摩托車的一種,自然符合不準載人的要求,電動三輪車不能載人,也不能超出載物要求,貨物的長寬高都需要符合運載要求。
四:嚴查非法營運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黑出租”,可以經常在長途車站、公交車站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看到,電動三輪車憑借著較低的起步價走紅,但這類車輛往往不具備安全保障,車輛無法滿足乘客對安全出行的要求,因此,將嚴查電動三輪車從事非法營運的行為!
五:嚴查電動三輪車脫保、脫審
作為機動車的上路準則,通過年檢和購買較強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保障車輛和車主的安全出行,電動三輪車需要滿足這兩項要求才能上路,交警可以通過車牌或車主信息來核實車輛是否滿足上述兩項要求!
我的看法,作為一種入手門檻較低的交通工具,電動三輪車適用于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在農村地區的作用更為明顯,因此,車主門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管理環境,盡可能地成為一名合格的道路參與者,在上述要求的制定過程中,應該充分展現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考慮到中老年人出行的門檻和限制,下調管理強度,對此,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