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南京第59屆惠民車展吸引不少消費者前來參觀、選購汽車。 劉建華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收入分配狀況持續改善
江蘇省統計局一級巡視員劉興遠表示,居民收入邁上新臺階。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2.24萬元提升至2016年的3.21萬元、2019年的4.14萬元,再提升至2021年的4.75萬元,十年累計增長1.12倍,年均增長8.7%。居民收入水平位居全國前列,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370元,在全國各省(區)中列第2位。
(相關資料圖)
居民收入來源更加多元。2021年,全省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6721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6.3%,比2012年下降1.5個百分點;人均經營凈收入6215元,占比為13.1%,下降3.2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37:1縮小至2021年的2.16:1,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較小的地區之一。
居民消費結構優化,人民生活質量持續提升
劉興遠介紹,居民消費支出較快增長。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由2012年的1.65萬元增加至2021年的3.15萬元,累計增長90.6%,年均增長7.4%。居民恩格爾系數由2012年的30%下降至2021年的27.5%,按照聯合國標準,江蘇居民生活總體上進入殷實富足階段。
消費結構優化升級。食品消費品質提升。2021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糧食126.8公斤,比2013年下降2.0公斤;油脂類消費量10.1公斤,比2013年下降4.4公斤。人均消費蔬菜及制品121.6公斤,消費肉類及制品33.9公斤,消費水產品22.1公斤,消費蛋類及制品14.1公斤,分別比2013年增加7.9公斤、6.7公斤、5.2公斤及4.6公斤。
消費品市場繁榮穩定。2021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邁上4萬億元新臺階,達42703億元,2013—2021年年均增長9.4%。
居民生活條件大為改觀,人居環境日新月異
生活家電全面普及,耐用消費品升級換代。2021年,全省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空調器217.6臺、電冰箱111.8臺、彩電160.4臺、熱水器100.3臺、洗衣機104.1臺,比2013年分別增加69.6臺、16.5臺、3.9臺、6.4臺、9.7臺。2021年,全省城鎮、農村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分別為54.5輛、33.3輛,比2013年分別增長76.8%、3.6倍。
城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服務功能更加完備。截至2021年底,全省綜合交通網(不含管道)總規模達到18.7萬公里,網絡密度達18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13個設區市全部通動車,高鐵里程由2012年底的627公里增至2212公里。2012年以來建成過江通道8座。
美麗江蘇建設成效明顯,人居環境得到改善。2012年到2021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54.8%、降至33微克/立方米,首次以省為單位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基本公共服務加快完善,民生實事扎實推進
教育現代化加快推進。2021年末,全省擁有普通高等學校168所;普通中學達到2895所,比2012年增加235所;擁有105萬名各類專任教師,比2012年超25萬人。
就業質量不斷提升。全省從業人數由2012年末的4771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4863萬人,凈增就業92.3萬人。
醫療服務體系更趨完善。2021年末,全省衛生機構達3.6萬個,比2012年增加5394個。每萬人擁有醫師數由2012年的19.5人增加到2021年末的32.1人,增長64.6%。每萬人擁有醫療機構床位數從33張提高到近55張,增長66.7%。2020年,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9.3歲,比2010年提高2.7歲,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4歲。
養老托育服務明顯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建成在業養老機構2240家,養老床位74.3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近40張。建成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近2萬個,已有290萬老年人享受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幼兒園8116所,比2012年增加3724所。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許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