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最近一段時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出現了一個新詞匯,名為“背刺”,什么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說,一些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購買了某些廠商的車型,結果時間沒過多久,廠商就推出了新車,新車價格和老款差不多或者還要低一些,但是整車配置、動力、續航、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讓老車主有一種有苦說不出的感覺,這種“背刺”的感覺,讓很多車主很不爽。
比如最早一批蔚來ES8車主,就是典型的被“背刺”對象,這款車當時入門車型價格高達48.6萬元,但是標稱續航里程只有450公里,當時這款車上市的第一個冬天,很多車主反映續航直接5折,而且當時這款車的駕駛輔助能力表現也很初級。而之后上市的ES6,價格降至36.8萬起,標稱續航和續航保持率均明顯增長,蔚來自研的駕駛輔助系統、車聯網系統智能化程度也大大提升,很多ES8初代車主看完ES6之后,紛紛表示被割了韭菜。
當然這樣的情況在當下依然存在,很多廠商的車型,更新換代的效率非常之高,所以可能一款車從消費者拿到手的那一天,就已經成為了落后產品。不僅僅是整個市場層面,在內部也是一樣,那么為什么這些新能源汽車廠商這么愿意“背刺”老車主呢?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技術更新迭代太快了。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是當下汽車行業的新興門類,相關技術還處在快速發展時期,而且汽車的產品研發周期相對又比較長,所以汽車廠商為了保持在技術方面的競爭力,就只能不斷推出新車,然后不斷搭載最新技術。導致的結果,就是消費者買新能源汽車,永遠買不到“最新款”,更新的車型和更新的技術,總會讓老車主感覺被廠家拋棄。
就拿電池來說,最近寧德時代剛剛推出了續航能超過1000公里的麒麟電池,新電池將搭載在極氪品牌和AITO品牌的新車上,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同樣采用寧德時代電池的極氪001、問界M5 EV等純電車型,續航離1000公里還是差得很遠。所以消費者購車,是沒有辦法跑到廠商前面的。
那么汽車廠商就不能等等消費者嗎?答案是不能,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率很快,各個廠商所擅長的東西也不一樣,所以有些廠商提高了某一塊產品力,那么相當于就顯得其他廠商這一款呈現出短板,那么為了補足短板,汽車廠商們就不得不持續更新產品,將市面上最新的技術、配置裝配新車上 ,才能保證產品的競爭力。
那么可能有小伙伴要問了,為什么汽車廠商不“背刺”燃油車車主?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燃油車的技術,基本上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該有的創新,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現在很多燃油車的更新換代,哪怕是全新車型,其實都是老車型的小修小改,沒有特別大的技術突破。如果說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更新周期是半年,那么燃油車核心技術的更新周期可能就在3—5年左右。在這樣的情況下,實際上能引起消費者“背刺”感的產品更新是非常少見的,所以消費者很難有這樣的感覺。
實際上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科技圈,最近幾年,大家普遍反映消費者換手機的頻率明顯放緩,很多人不愿意換手機,并不是因為老百姓突然不愿意在手機這一塊消費了。而是因為手機相關核心技術已經達到了瓶頸,沒有特別大的突破。所以可能前年買的手機和今年買的手機,在功能、使用效率上,相差并不大,沒有功能機向智能機轉換時,那種顛覆的感覺,所以消費者也就沒有積極換手機的動力了。
所以,從本質上來講,最近幾年,幾乎所有購買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車主,都難以避免被廠商“背刺”的命運,或者說,新能源車主是被快速迭代的技術“背刺”,因為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的核心技術和周邊技術的迭代速度太快,汽車廠商為了自身的競爭力,就只能不斷推出搭載新技術的新產品,同時在價格上不做大的調整,甚至還降價,這一切都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和提升競爭力,這一點是沒法避免的。而作為消費者,說得難聽一點,面對所有新能源汽車廠商,所有新能源車主,都是“小白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