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零跑汽車”)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蔚小理”已成功在港股“上岸”。
創辦于2015年的零跑汽車主要聚焦于價格在15萬元—30萬元的中國中高端主流新能源市場。據弗特沙利文預計,該市場于2023年底前成為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
(相關資料圖)
早在2019年7月,零跑汽車交付第一款量產車型——智能純電動轎跑S01。接下來兩年,該公司相繼交付了智能純電動微型車T03、中型智能純電動SUV C11。
到了今年5月,基于C11同一平臺打造,零跑汽車推出一款智能純電動中大型轎車C01,且其在第三季度交付后成為全球首家在量產車型上采用CTC技術的電動汽車公司。
另官網顯示,零跑汽車號稱,C01可“進階人生C位”。于自身而言,又能否堪當C位大任呢?
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錄得總收益19.9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一年同期2.78億元暴漲超6倍,不過同期銷售成本達25.2億元,造成毛損5.3億元。
加上在研發、銷售及行政等上的開支,零跑汽車同期經營虧損10.7億元,期內虧損10.4億元,經調整凈虧損9.69億元。而事實上,零跑汽車業績虧損已是常態。
2019年至2021年三年間,零跑汽車獲得總收入分別為1.17億元、6.31億元及31.3億元,對應毛損1.12億元、3.2億元及13.9億元,年內虧損9.01億元、11億元、28.5億元。
相比,蔚來于2020年首次取得毛利,但整體上處在虧損狀態。其中,2022年第一季,其凈虧損17.8億元,經調整后凈虧損為13.1億元。
不過,蔚來同期獲得車輛銷售額92.4億元,總收入達99.1億元,錄得毛利14.5億元。而在今年上半年,小鵬實現總收入148.9億元,其中第一季收入74.5億元,凈虧損17億元。
此外,2022年前6個月,理想錄得收入182.9億元,同比增長112.4%,凈虧損6.5億元。而在第一季度,這兩項財務指標分別為95.6億元、-0.11億元。
按照前述所言,于2022年第一季度而言,零跑汽車在業績上與“蔚小理”相比,整體屈居其之后。毛利率上,2019年至2021年,其分別為-95.7%、-50.6%、-44.3%。
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實現毛利率為-26.6%,而上年同期為-49.4%。
對于此,零跑汽車解釋為,由于平均售價隨著產品組合變化有所提高,且受車輛生產及交付量增加促進規模經濟效率提升所帶動,每輛汽車的平均制造成本大幅減少。
可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前3個月,蔚來、小鵬及理想的毛利率分別為14.6%、12.2%、22.6%。
從零跑汽車披露的業績來看,每一年或季度,其總收益均低于銷售成本,進而造成毛損。
而銷售成本中,占比最高的為在所用原材料及耗材上的花費。其中,去年,該項支出達41.2億元,占同期銷售成本的91.3%,相較于同期31.3億元高出近10億元。
無獨有偶,2022年第一季度,原材料及耗材上的支出為22.7億元,高出同期總收益14%。換言之,零跑汽車盈利的關鍵在于原材料及耗材上,其中成本大部分來自電池。
且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在研發上的開支為3.58億元、2.89億元、7.4億元及2.42億元,占總收益的306.4%、45.8%、23.6%及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