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比亞迪的e平臺3.0發布會上,王傳福可謂是金句連連:「閉眼買,放心開」、「勇敢迪迪,不怕困難」、「單純的機械車也永遠產生不了真正的智能」。
而今年9月1日,比亞迪又在廣州舉辦了一場有趣的座談會,同樣以“比亞迪e平臺3.0”為話題核心,向眾多“迪粉”和媒體朋友,綜述了這一平臺的技術歷程與優勢特點。關于e平臺3.0,相信大家并不會陌生,熱門車型海豹便是這一平臺的首秀,接下來挑幾個重點內容來和大家聊聊。
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讓刀片電池遇上了伯樂
比亞迪的CTB技術亮點很多,將刀片電芯與車底盤融合后,電池系統體積利用率可以提升66%,電池能量密度提升10%,最大續航里程可達700km。
(相關資料圖)
在結構安全性上也不必擔憂,上下鋁材質的蜂窩結構在CTB方案中也得到了保留,正碰結構安全提升50%、側碰撞結構安全提升45%,還有效提升了車輛乘坐空間,電池安全性也得到了漫長的市場驗證。
另外,大家關心的CTB技術一體化程度提高后對可維修性的影響問題,工程師也明確表示,可維修性對比現有車型差別不大。
八合一電機,有效降低能量傳遞損耗,擺脫續航焦慮
除了電池,動力總成的效率也是影響續航的重要因素,比亞迪采取的做法是“集成再集成”。從1.0時代到3.0平臺,比亞迪的動力總成來到了八合一,即電機、變速器、電機控制器、PDU(電源分配單元)、DC-DC、OBC、VCU、BMS這八個部件集成化。
這種深度集成能夠有效降低能量傳遞損耗,按照此前比亞迪的說法,在八合一電機的加持下,前驅峰值功率可達 150kW ,峰值扭矩可達 310Nm ,后驅:峰值功率 270kW ,峰值扭矩 360Nm ,最大行駛里程突破1000km。
iTAC智能扭矩控制,保證安全駕駛,提升駕乘體驗
傳統燃油車控制駕駛,依靠四輪傳感器來感應輪子轉速、抓地力等信息,再反饋給車主,通過人工反應來調整扭矩輸出和制動系統,一旦遇到路況不佳,普通人容易出現反應不及時的情況。
而比亞迪所采用的ITAC技術,通過在輪端傳感器的基礎上加入電機傳感器,可以在輪端出現異常但未打滑時,及時對各個系統進行調整,抓住這轉瞬即逝的時間讓車輛恢復穩定。
這項技術不僅可以保證車輛安全行駛,還能有效提升駕乘舒適性,即使在極端低溫的濕滑雪地上,采用iTAC技術的車輛也能做到輪子不打滑,轉彎很平穩。
當然,e平臺3.0的優勢不止如此,它還推出了寬溫域熱泵系統,解決極寒天氣里程衰減問題,還有驅動電機升壓充電拓撲架構,用大功率電機促成大功率充電等等。從A級車到D級車,未來e平臺3.0還將孵化越來越多的智能電動車,最終實現““打造閉眼買、放心開”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