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市到今年7月底,坦克總銷量已經達到151,115臺,在硬派越野市場占比超過56%,中國每賣出2臺越野SUV就有1臺是坦克。”
(資料圖片)
坦克品牌CEO劉艷釗在成都車展上的簡短一句話,簡單的幾個數字,卻蘊含著深刻含義。首先,硬派SUV素來小眾,坦克品牌的車型走俏成功改寫市場格局。其次,1:2的銷售占比,體現出坦克品牌勢能的強大影響力。在硬派SUV市場,坦克品牌儼然是一個領跑者。
當下汽車行業正加速走向新能源的時代,巨浪之下,如何繼續在NEV時代領跑是坦克品牌不得不思考的課題。對此,坦克品牌給出的答案是越野+新能源技術路線和越野超級混動架構。
在汽車市場上,新能源越野是一個新品類,很多人也會心存諸多疑問,比如坦克新能源技術會有怎樣的優勢?市場發展前景和用戶運營等方面又如何?帶著一系列問題,轱轆哥對坦克品牌CEO劉艷釗和坦克品牌CTO馬海利進行了專訪。
坦克品牌CEO劉艷釗
坦克品牌CTO馬海利
越野+新能源與新能源+越野不同
汽車新能源化是行業共識,坦克的越野SUV往電動化轉型也在很多人預料之中,但讓人不明白的是,為何坦克品牌新能源越野戰略選擇的是越野+新能源,并非新能源+越野?
對此,劉艷釗給出了詳細的解釋:“因為電機存在輸出峰值和持續性的問題,續航與電池電量的矛盾,電機堵轉過熱和脫困大扭矩需求的沖突,以及電池電機充放電不平衡和電池容易被沖擊、磕碰、水泡的安全隱患。目前這些問題在越野的場景下都還沒有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因此,坦克提出越野+新能源的技術路線,車輛要以越野為核心,電機僅起輔助作用,而不能本末倒置。”
至于坦克品牌打造的越野超級混動架構,馬海利也講解了其核心價值,包括可持續的強勁動力,全場景的可靠性能、人性化的智能體驗。具體來看,混動架構采用并聯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發揮發動機的優勢,由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輛,可持續進行功率扭矩輸出。另外,該架構采用TOD+差速鎖的機械四驅,讓前后軸扭矩分配更靈活,能保證在任何一個車輪有附著力時,都能實現百分之百的強動力輸出,實現脫困。
鐵漢的柔情,為客戶堅守內燃機
坦克汽車對自己的定義是燃盡最后一滴油的品牌,即使采用新能源越野技術路線也沒有放棄內燃機。這難免讓人以為坦克品牌抗拒時代變革和新能源趨勢。
針對消費者的解讀,劉艷釗也肯定了坦克品牌對于內燃機有著不一般的堅持,但他表示坦克品牌的行為不是抗拒變革,而是展現坦克品牌柔情的一面,是重視用戶需求的體現。因為當下電動汽車配置設施水平還達不到用戶需求,并且傳統燃油動力,特別是大排量燃油的擁躉們依舊眾多,因此坦克品牌還在推出3.0T+9AT/9HAT動力總成的車型。
與劉艷釗的對話中,轱轆哥還了解到,未來坦克品牌不會全線停產燃油車,只要消費者有訴求,坦克品牌在燃油序列的產品布局不會改變。
但是坦克品牌堅守燃油車不意味著沒有全新能源化的計劃。劉艷釗透露,當下坦克品牌會沿著越野+新能源的技術路線發展,直到新能源儲備技術成熟后,只要用戶有需求,坦克會推出電坦克。
以用戶為中心,服務與營銷相輔相成
對于任何一家優秀的企業來說,都會以用戶需求的滿足為第一出發點,坦克汽車也不例外。越野+新能源技術路線便有效體現出以用戶為中心的品牌理念。不過,新能源越野加入混動系統后,很多人也擔心后期維修成本較高。
馬海利的解答能解決大家的顧慮:“基于越野超級混動架構,坦克電池包布局位于車輛后部大梁之上,同時在電池包尾部加入后防撞合金梁,在后碰問題上已經過北美嚴苛80km/h防撞測試,不論是日常城市行駛還是越野場景下耐沖擊、防涉水性能相比純電架構均大幅提升安全性。”
劉艷釗補充道,為了減少用戶的車輛維修成本,坦克品牌還為用戶提供駕駛技術培訓和興趣技能提升,為此還成立坦克學院、沙漠學院、冰雪學院、攝影學院及攀登學院等,同時還建立了坦克路書項目,組建全球頂級路書團隊,給用戶帶來新穎的服務體驗。在劉艷釗看來,其實服務與營銷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把用戶服務好,營銷自然會變好。
據了解,坦克品牌使命是與用戶共創一種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而在成都車展上,坦克300鐵騎02款便是聯合生態伙伴和用戶共創的成果之一,新車實現了十幾項技術升級,有著濃郁的越野味道。
當前汽車行業正加速全面新能源化,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基于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坦克品牌布局新能源產品,選擇在越野的基因上注入新能源的技術進行革新,同時持續推出共創產品,這是長城體系力的高效能體現。未來,坦克品牌還會在新能源技術上繼續深耕,帶來更多創新性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