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高效、舒適的網約車,已經成為大眾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互聯網巨頭、傳統車企,包括資本,都在搶占這個新賽道。
網約車市場規模即將突破4000億,6月訂單觸底反彈,出行平臺為了護住這塊誘人的”蛋糕,不被后來者奪去,動作不斷。
(相關資料圖)
司機覺得網約車過分飽和,單子都是靠搶的,而平臺認為運力缺口問題棘手,所以到底是缺還是不缺?
一、網約車寒冬漸退
這個問題要分情況討論,如果放在之前市場遭遇“寒冬”的時候,網約車運力遠遠超過乘客需求量。
但是如果放在下半場守地盤、搶市場的激烈時刻,出行平臺肯定不會嫌合規運力過剩,網約車運力根本沒有飽和這一說。
網約車市場一直處于動態發展,對于如何充分利用運力這個問題,出行平臺正在努力尋找正確答案,司機需要搶單完全是市場寒冬的“鍋”。
就目前而言,網約車市場正在走出寒冬陰影,訂單量有了明顯的漲幅,司機流水終于破萬,接下來還有什么能難住出行平臺?
二、運力缺口需補上
之前,上海想在五年內投放一百輛網約車,目的是打造智慧出行服務鏈,如今,太原投放六萬網約車,只因訂單激增,提升乘客出行體驗。
當小編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覺得不是很靠譜,因為沒有特別正式的通知,只是有人“透露”,相信網約車司機也比較驚訝。
訂單激增20%是事實,網約車市場迎來陣陣暖意是事實,但是,太原一旦投入六萬網約車,出租車司機的處境勢必更艱難。
不可能一味地偏向T3出行、陽光出行、一喂順風車等網約車平臺,就算是填補運力缺口,不可能采取如此過激的辦法。
三、司機委屈沒單跑
雖然出行平臺苦于合規運力緊缺,網約車司機的跑單情況并不理想,沒單、搶單、空跑等等時常發生,流水自然好看不到哪里去。
乘客需求還沒完全恢復,資本也只是試探了一下,并沒有助力出行平臺的打算,網約車司機明顯感覺運力過剩。
有人說這是網約車平臺為了“租車”、“賣車”而發布的消息,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只能說凡事要長個心眼。
網約車市場迎來哈啰、一喂順風車、造車新勢力等新面孔,競爭勢必更加激烈,網約車司機只要選對平臺,接下來的單子哪還用愁。
你覺得網約車飽和了嗎?司機說的沒單跑,是真的沒單跑,還是距離月入三萬差距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