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東關大先生
出品| 電動公會
(資料圖片)
李想的理想,最近又遇到麻煩了。
近日,理想ONE被曝在終端門店降價2萬-3萬元銷售,且今年10月正式停產停售,11月份推出理想ONE的換代車型——理想L8,并在當月開始交付。
針對此事,理想汽車回應稱, 理想ONE降價及停產的消息屬實,后續將以理想L8的生產銷售為主,理想ONE會逐步退出生產線。
這一舉動,立即引發理想ONE老車主集體投訴,他們認為理想汽車“存在欺騙銷售行為”。
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截至9月6日,有關“理想汽車存在欺騙銷售問題”的集體投訴已經達到1293條,集體處理率為0%。
投訴發起人“別拿我雞腿”的申訴信息顯示:他在2022年6月30日訂購理想ONE時,銷售人員、汽車生產商統一口徑,未提及該車輛升級換代停產以及將降價等相關事宜,問到該問題,也均表示沒有此計劃,并保證全國統一價格,不存在降價的情況。但在9月1日,理想汽車公司就公布了理想ONE汽車將升級換代停產并優惠兩萬元銷售,此時距離該名車主提車僅過了12天。
剛提的新車,沒幾天就被告知降價促銷并將停產,變成“絕版車”,哪個車主能受得了這種委屈。據悉,不少車主在近兩三個月購車時,都被告知短期內不會有新款,并保證不存在降價的情況。
針對這一部分用戶,理想汽車也在9月3日通過官方App發布《關于理想ONE售后保障及軟件升級服務的說明》,表示理想L8發布后,理想ONE的基礎售后保障不會受到影響,理想汽車將嚴格履行對于所有車主的質保承諾,并在使用過程中提供原廠純正配件用于維修保養和質保服務。
對于降價一事,理想汽車官方則回應稱:“關于理想ONE降價2萬,這是近期的促銷政策,不是降價。”
對于理想汽車回復和解決方案,大多數車主并不買賬,他們仍堅持認為這種行為屬于消費欺詐,應當賠償車主相應損失。
那么,理想汽車是否存在消費欺詐行為?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次因為理想ONE出現車主維權。今年4月,有不少消費者下定了理想ONE2020款車型。在下單之前,門店銷售一再承諾近期不會有改款車型上市,但在5月25日,理想就發布了2021款理想ONE。
相比老款車型,新款理想ONE在輔助駕駛、續航里程、電驅系統等各方面增加了60多項更新升級,但售價僅較老款增加1萬元。
車主認為理想汽車行為屬于欺詐,于是將其告至法院,要求退還購車款32.8萬元并賠償原告3倍購車款98.4萬元。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理想汽車新款的上市計劃屬于理想汽車內部的商業決策計劃和商業機密,銷售人員也不清楚車輛將要出新款車的情況,銷售過程中并不具有欺詐消費者的故意。
最終,法院判決駁回原告訴求。
客觀來說,新勢力普遍采用的直營模式中,廠家和直營店是一家人,雙方的溝通也不像經銷商模式那樣需要提前協調各方,有了新產品,廠家一個指令就能讓直營店開售。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廠家突然決定停產或開售一款車,是有可能臨時才通知門店的。
比如,此次維權車主李先生在得知理想ONE優惠又停產的消息后,曾找銷售求證過,銷售表示此前確實不知道停產的事。為了自證清白,銷售還向李先生發了一張內部聊天截圖。
圖片顯示,8月12日,有相關負責人在一個超過200人的理想工作群里提醒說:“如果有用戶問到L8的情況,我們統一的回復就是‘不清楚’。有新的信息會同步大家,不要回答可能會怎樣自己猜測的內容。”
與此同時,李先生還打了理想400的電話,后來提車的店里負責人跟他聯系,給出的答復只是說讓“等總部處理方案”。銷售則私下支招,讓先生打12315維權。
“消費者有知情權,理想應該告訴我們真相,讓消費者去選擇。”李先生告訴我們,他的憤怒點不在于降價或者停產,這些都是正常行為,但不應該封鎖消息來“清庫存”。
雖然在9月之前,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曾對外透露一些關于理想L8的信息。李想提到,“等L8的現階段就別買理想ONE了”“理想L8車型可能發布的比預期時間都要更早”。
但這些零星的表態,只出現在評論區和財報電話會議中。
很顯然,此次在降價銷售這一時間點上理想汽車沒有選好,同時,汽車品牌商刻意隱瞞車型換代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如此,只會讓消費者對理想汽車在市場中的信譽再次大打折扣。
類似事件頻發也給消費者敲響了警鐘,造車新勢力的產品規劃并不像傳統品牌那樣,一年小改款,幾年一換代,有著明確的產品規劃路線。今后,在選擇所有的新勢力品牌之前,要三思而后行,衡量好各種得失再決定是否購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