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后 有車試駕】國外的MG汽車,從成立以來一直都為打造運動性能汽車而生,被Rover羅孚收購后,也一直是羅孚旗下的運動品牌。直至到被上汽集團一并收購國外羅孚汽車后,MG的運動之名也未被更改,從起初的MG TF到現(xiàn)在的MG 6,一直致力于打造平民轎跑。如今,第三代的MG 6也迎來升級,加上PRO后綴強調其性能,我這兩天來到上汽集團的試車場,看看變PRO的MG 6到底有多強。
姿態(tài)升級,造型更低趴
試車環(huán)節(jié)主要分為三大項目,百公里加速和制動測試、麋鹿測試以及金卡納繞樁測試。但一來到現(xiàn)場,馬上就被煥然一新的前臉所吸引住了。其窄長的分體式大燈組和矩陣式的“鯰魚大嘴”,讓MG 6 PRO整體看起來就像一只待捕食物的獵豹,齜牙咧嘴著準備向前俯沖的態(tài)勢。
(資料圖片)
再加上全新的氣泡橙車漆,很難將目光移向別處。
不過除了車頭,其余地方就有點令我失望了。車尾仍然沿用了普通三代MG 6的設計,除了樣式不同的尾翼和原廠雙邊四出排氣外,很難再找到證明其PRO的地方。而且車頭的犀利與車尾的圓潤,設計風格稍稍有點割裂。
但打開尾門之后,看著溜背的車身和掀背式的尾門,有誰能抵擋得住這優(yōu)雅的線條呢?
內飾的布局也和2022款的MG 6保持一致,就連運動感爆棚的紅色“SUPER SPORT”按鈕也非PRO版獨有。唯一的區(qū)別可能就是一體式座椅上,故意虛化的橙色“MG”縫線和安全帶了。不過好在,灰黃的內飾配色與橙色車漆更搭,整套內飾看起來也比較順眼。
動力優(yōu)化,更平順、更有力
雖然是PRO版,但發(fā)動機依然沿用了1.5T發(fā)動機和7速雙離合變速箱,最大功率181馬力,在1500-4000rpm的轉速下,發(fā)動機能爆發(fā)出285牛·米的峰值扭矩,賬面數據也與普通款的MG 6保持一致。
不過,據名爵工程師介紹,他們將更多的心思,花在了發(fā)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優(yōu)化上。為了讓MG 6 PRO能在低速時跟車更從容、中車速時行車更平順、高車速時超車更直接迅猛。
在零百加速測試中,就深切體驗到變速箱換擋的迅速和時機把握的精準。按下方向盤右下方的“SUPER SPORT”模式,車輛一鍵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左腳剎車右腳油門,將轉速提升在2200rpm左右,馬上松開剎車起步。
起步瞬間前輪打滑比較明顯,在0.2秒后達到最大加速度0.5g,而1、2擋換擋速度特別快,所以加速度并沒有因為換擋而下降,依然能維持在0.4-0.5g。直至升至3擋,速度爬升至65km/h左右,加速度才明顯下滑。
可見這套動力系統(tǒng)在低速跟車時會更加輕松自如,小試了下經濟、普通和運動模式,三種模式下的油門踏板都比較跟腳,1、2擋之間換擋也很平順有力,很適合在城市堵堵停停的工況。比較可惜的是當天沒有安排道路試駕,無法從真實城市工況中體驗到精心調優(yōu)后的表現(xiàn)。最終官方給出的零百加速成績是7.8秒,百公里時速制動距離38.89米。
底盤好,但調教軟
剩余的兩個項目——麋鹿測試和金卡納繞樁則考驗了MG 6 PRO的底盤調校的表現(xiàn)。在“SUPER SPORT”模式下,方向盤轉向手感會變得很沉,連續(xù)繞樁時車頭響應很積極,基本能跟上方向盤的節(jié)奏。
不過懸架行程較長、整體偏軟,繞樁時的后幾個樁車身的側傾和擺動會比較明顯,拖慢了車身進彎的節(jié)奏。在金卡納的U型彎中,車身支撐性能給到我足夠信心以較高速度過彎,但側傾依然是比較明顯的問題。
另外,加速測試中也提到MG 6 PRO在地板油加速時會有響胎的情況,而繞樁時也是如此,可見普利司通這套泰然者輪胎在激烈駕駛的情況下略顯不足,抓地力表現(xiàn)較為一般。不過總體來說,MG 6 PRO已經達到這個價位優(yōu)異的運動性能了,其余的小缺點算是給車主挖掘其潛力的機會吧。
對了,它還有一處到處“聲張”其“PRO”的地方,就是它原廠的排氣聲。擋把下有顆控制排氣閥門的按鈕,打開閥門后“煮水聲”更加挑逗你的神經,再加上每次換擋都能聽到的回火聲,真的很難讓人控制住自己的右腳。
總結
MG 6 PRO的競爭對手有很多,合資中有同是1.5T的本田思域,國產中也有最近熱門的1.5T廣汽影豹,但歐洲時尚的運動理念加上中國特調的內核,讓MG 6 PRO在對手中有著獨特的魅力和特點,如果它真如官方所說有著“低速平順,競技滿血”的分裂狀態(tài),想必也能在運動轎跑市場中分下一塊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