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公司正在快速涌入前裝量產賽道。
(資料圖)
從2021年開始,包括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元戎啟行、輕舟智航等多家L4自動駕駛公司開始紛紛推出面向前裝量產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部分企業還推出了L2++/L3級的低成本量產方案。
1月20日,小馬智行發布面向車規級量產設計的第六代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外型設計、傳感器及高性能計算平臺方案。隨后在今年 6 月,小馬智行發布了最新一代自動駕駛域控制器(ADC)。
與大部分L4自動駕駛公司進軍前裝乘用車量產聚焦軟件算法與技術方案不同,小馬是第一家同時還選擇自研域控制器的L4自動駕駛公司。
日前,在2022年(第四屆)高工智能汽車市場峰會上,小馬智行硬件研發技術總監潘波發表了《小馬智行第六代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及全新自研域控制器》的主題演講,現場分享了最新成果與量產進展。
為前裝量產而設計的方案
小馬智行第六代自動駕駛產品的核心宗旨在于滿足規?;把b量產與商業化需求。
首先該方案采取了高度集成的傳感器方案。
新一代的傳感器方案采用了體積更小的固態激光雷達,并采用獨有的前后兩段式分體的創新設計,前段集成一顆固態激光雷達,后端集成三顆固態激光雷達,該方案大幅減少車頂傳感器模塊體積,同時也極大降低了整車的高度。據介紹,新一代設計比上一代在高度上降低了77.5%,總長減少了22.5%。
這不僅極大提升了自動駕駛感知模塊與整車設計適配度,例如可以很好的適配當前非常主流的全景天窗功能;同時也更加符合更符合車輛流線型設計,降低風阻提升行車效率。
基于以上傳感器模塊配置設計,車輛外觀將非常接近于傳統乘用車,而這正是自動駕駛產品面向商業化與大規模量產的首要條件。
“在具體的感知傳感器選項配置方面,我們充分考慮了成本、性能及可靠性方面的需求,采用了一套最符合當前使用需求的傳感器組合方案?!迸瞬ū硎?。
據介紹,第六代自動駕駛實現傳感器數量達到20個,包括4個主固態激光雷達、2顆補盲激光雷達、11個攝像頭和3顆毫米波雷達。
位于車頂的4個固態激光雷達,可實現360°的環境感知和物體檢測;2個補盲激光雷達可輔助消除車輛側方盲區;3個長距離毫米波雷達分別位于前向、左向以及后向。
11個攝像頭分布在車頂和車身,實現全方位的感知。其中2個中長距攝像頭實現前向物體檢測,1個自研的信號燈識別攝像頭可以精準識別交通信號燈,4個位于車頂的廣角攝像頭用于實現車周視野全覆蓋,另有4個位于車身的超廣角攝像頭支持泊車等低速場景的應用需求。
面向前裝量產,安全始終是最為關鍵的一環。
“在新一代系統的設計過程中,采用多層冗余設計來保證更高安全?!迸瞬ㄖ赋?。
據介紹,其全新一代的自動駕駛系統已經搭載在豐田賽那車型上,目前在國內啟動了道路測試。該定制車型擁有面向L4自動駕駛功能的冗余底盤系統,車輛底盤在橫向和縱向的控制上都具備安全冗余的機構設計。
在此基礎上,小馬智行還自研了兩層安全保護方案,在主系統發生危險或偶發失效時,獨立的子系統還可以實現安全靠邊停車及車道內安全停車的功能,保證乘客的安全。
自研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的優勢
小馬智行基于英偉達 DRIVE Orin自研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ADC)也有了新進展。
據潘波介紹,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推出單Orin 和雙 Orin 兩種版本,算力分別為 254 TOPS 和 508 TOPS。目前已經向客戶交付了樣本,并計劃于今年四季度量產,小馬智行基于該域控制器產品進行了大規模路測,軟硬件均運行良好。
“小馬智行不只是一個自動駕駛軟件公司,而是一個自動駕駛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迸瞬ㄖ赋?。
他表示,在智能駕駛的時代,軟件公司必須深入了解硬件,硬件公司也要深入了解軟件公司的需求,才能做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據介紹,無論是Robotaxi還是面向規模量產的產品,小馬智行一直堅持軟硬件一體同步研發,尤其是部分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軟件方面,小馬智行不僅自研了自動駕駛算法,還全棧自研了底層基礎軟件、中間件和自動駕駛開發工具鏈。
在小馬智行看來,自動駕駛公司自研域控制器的優勢不僅在于自動駕駛系技術與算法,更在于懂得自動駕駛對硬件的需求尤其是關鍵技術指標是什么,并且能夠從實際場景與功能出發,定義一款非常適合前裝量產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
基于以上能力,使得小馬智行的合作模式非常多元化且足夠靈活開放。既支持打包式一體化服務,也支持其中一部分軟件適配服務合作;另外其自動駕駛域控制器還可以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既可以支持風冷、水冷不同的方案,還可以支持不同的接口,包括內部的網絡拓撲、安全架構等等。
據介紹,為了保障前裝量產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小馬智行還自建了多個實驗室,包括上海的可靠性試驗室,廣州和深圳的高速信號測試試驗室等,目的在于通過充分的測試資源,在項目早期就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域控制器的關鍵設計風險。
對于小馬智行這類自動駕駛公司來說,另一大核心優勢還在于基于規模化的Robotaxi運營,在不同地區公開道路所獲取的豐富場景數據。
截止今年8月,小馬智行在全球范圍內積累的自動駕駛測試里程已經超過了1500萬公里,全球范圍內,小馬智行Robotaxi訂單已經也突破了90萬單,其中北京開放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試點許可之后已經完成了8萬多用戶付費訂單。
“基于不同城市的差異化路況、豐富多樣化的場景,可以幫助我們打磨一套適應于不同環境、不同路況、不同車型的‘虛擬司機’。”潘波指出。
這不僅有助于小馬智行打造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域控制器產品,同時也能助力其在前裝量產賽道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