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車型正在攪動著國內汽車市場的“一池春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2018年到2020年,國內混動車型的市場占有率均低于2%。而根據申萬宏源證券近期發布的研報,2022年1月~7月,國內混動(PHEV + HEV+增程式)車型銷量累計達117.65萬輛,零售滲透率由2021年的7.2%提升至11.2%。
與此同時,根據中汽協9月9日披露的數據,8月,我國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6萬輛和52.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92.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產銷分別完成15.5萬輛和14.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倍和1.6倍。1月~8月,我國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1萬輛和304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5.7萬輛和81.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9倍和1.7倍。
可以看到,雖然在體量上純電動汽車在我國新能源汽車中所占的比重仍然遠遠高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量的增速卻快于純電動汽車。整體而言,國內混動車型銷量上升勢頭明顯,已然成為車市新的增長極。
在此輪混動車型強勢崛起的浪潮中,《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自主品牌異軍突起,已然成為國內混合動力領域一股重要力量。自2021年以來,頭部自主車企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等通過自研混動平臺與混動系統,加速駛入混動賽道。
在8月底舉行的2022成都國際車展上,記者實地探訪并觀察到,自主混動車型齊聚車展,成為一大熱點。比亞迪推出護衛艦07、唐DM-p等PHEV車型,均采用比亞迪超級混動技術,護衛艦 07預計將提供DM-i、DM-p雙版本。長城汽車旗下多個品牌均推出混動新車,包括哈弗 H6 DHT HEV混動版與DHT PHEV插混版、坦克 300 HEV等。長安UNI-K IDD、歐尚Z6藍鯨iDD、領克01 EM-P、瑞虎7 PLUS混動等混動車型亦悉數亮相。
“中國的混合動力系統發展很快,在核心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已經具有了持平甚至部分指標超越國外品牌產品的能力和表現,國內混合動力汽車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近日在第二屆中國混合動力技術升級研討會上說道。
從“過渡技術”向“新增長極”轉變
受財政補貼政策刺激,我國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實現快速發展。
混動車型相對而言地位尷尬,長期以來,混合動力在國內被視為“過渡技術”。
混動車型按混動模式可分為插電式混合動力和油電混合動力。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屬于新能源汽車范疇,既享受新能源財政補貼也能獲得新能源積分;油電混動則被視為低油耗車型,不屬于新能源汽車,只是在“雙積分”核算中有優惠。
不過,隨著2020年10月我國將混合動力技術寫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混動車型的“邊緣”地位有了較大的反轉。2021年特別是2022年以來,業內對混動車型進行了重新定位,混動技術車型正在成為車市新增長極。
其中,最明顯的信號是,車企加大了對混動車型的布局。去年以來,多家車企發布了混動技術平臺,如魏牌智能DHT混動、比亞迪DM-i混動、吉利GHS2.0混動、奇瑞鯤鵬混動、東風MHD混動等。
在2022成都國際車展上,記者觀察到,東風本田第十一代思域e:HEV、哈弗H6 DHT、吉利博越L雷神Hi·F、比亞迪護衛艦07、北京BJ60混動版、廣汽傳祺M8混動版、騰勢D9插混版、長安歐尚Z6藍鯨iDD等車型均登臺亮相。
據外媒報道,豐田汽車北美銷售執行副總裁Jack Hollis近日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他認為未來一定是純電動汽車的天下,并且豐田正在做好準備迎接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爆發。但在短期內,豐田將繼續開發混動車型,因為混動車型價格往往更實惠,而且不會讓消費者產生駕駛純電動汽車時的那種里程焦慮。相比純電動車型,混動車型更有可能吸引市場上的消費者。
今年以來,國內汽車行業針對混動技術的發展展開過多次激烈辯論。在第二屆中國混合動力技術升級研討會上,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表示,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混合動力汽車出現了超常規的發展,究其原因是因為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表現出了超強的競爭力,不僅降低了價格,產品的性能也滿足了消費者預期。基于調研,他認為:“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汽車將并行發展。”
“今年以來,電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純電動車型漲價使部分消費者轉而去購買混動車型。而面向未來,一方面電池原材料成本仍然具有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補貼窗口期即將結束,純電動汽車、傳統燃油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屆時既能解決里程焦慮又能實現較低油耗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出來。”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對記者說道。
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中的混合動力汽車(包括節能汽車、插電混動汽車和增程式混動汽車)的合計占比,到2025年、2030年、2035年,將由2020年的2.5%增加到42.0%、 47.8%、52.5%。長江證券預計,到2025年國內混動車型年銷量或將超過635萬輛,市場空間巨大。
自主品牌搶食混動蛋糕
此輪混動技術的升溫,其中最為功不可沒的角色是自主品牌。
過去,在混合動力領域,一直由日系品牌豐田、本田占據著市場的壟斷地位,豐田、本田在混動領域均有著25年的技術積淀。
記者了解到,豐田的混動技術,經歷多代更迭后目前已發展為全新第四代THS II混動系統。該系統熱效率達41%,動力更強、效率更高,目前搭載在皇冠陸放、凌放、全新第四代漢蘭達、威颯等車型上。目前,豐田在全球有2000萬個油電混合雙擎動力車主,其中中國車主有180萬。
本田的i-MMD混動系統同樣是性能優秀、運用廣泛的一種混合動力系統。目前在售的雅閣HEV、雅閣PHEV、奧德賽混動版、CR-V PHEV等車型上均搭載了這一系統。
在自主品牌中,比亞迪是國內在混動系統研發中起步較早的企業。早在2004年,比亞迪便啟動了混動技術研發。2008年,比亞迪推出第一款DM車型,DM混動技術發展至今,也先后經歷了4次迭代。在混合動力這條賽道上,比亞迪在2020年對外發布了DM-i、DM-p雙平臺戰略。雙平臺優勢互補,可覆蓋不同需求場景。
在比亞迪之后,其他自主品牌加速涌進混動市場。
具體來看,吉利旗下領克汽車已經推出領克01 EM-F(油電混動)和01 EM-P(插電混動)車型,新車基于吉利雷神智能混動技術平臺研制。在2022成都國際車展上,奇瑞汽車宣布全球首發新能源混動技術品牌——“DP-i智能混動架構”,并同步亮相架構下首款車型新潮智慧動感SUV——瑞虎7 PLUS新能源。長城汽車也正在通過檸檬混動DHT等加速新能源轉型。自主品牌混動車型異軍突起。
記者還了解到,除了混合動力系統架構外,近年來國內企業在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DHE)、混合動力專用變速箱(DHT)、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等方面均已實現了新的技術突破。
“現在,中國的混動技術發展越來越快,中國品牌混動車型接連上市,部分產品性能已經達到或超越合資產品水平,同時部分車型提供了多種容量規格電池的產品可選,更加符合當下國內市場不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綜合產品力已在國內市場樹立起新的標桿,并且得到了市場快速積極的反饋,這將對混動系統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安慶衡說道。
“2021年以來,以比亞迪DMi為代表的自主品牌混動車型快速放量,開啟混動元年,2022年PHEV銷量持續高增,多車企加速推出混動車型。與市場認為混動是過渡路線、長期增長空間不大的觀點不同,我們認為,發展混動替代燃油車不僅是政策導向,對消費者而言,混動車較燃油車的使用成本及牌照優勢,較純電車的續航及價格優勢使之成為實用性強、高性價比的選擇。我們預計,2025年,PHEV+HEV車型在乘用車市場中占比將達45%,自主品牌混動車型有望憑借出色的技術力、產品力,加速替代合資主導的燃油車市場。”天風證券分析師孫瀟雅表示。
爭相擁抱資本市場 傳統車企“創二代”描繪融資圖譜
融資轉型、沖刺IPO 網約車市場再起波瀾
上半年營收566億元 長安汽車堅定智能化轉型